两岸“三通”指的是海峡两岸间通邮、通航、通商,其从间接实现到直接跨越是两岸关系不断发展的重要体现,过程中有诸多标志性事件。
时间 | 标志性事件 | 事件意义 |
---|---|---|
1979年 |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三通” | 首次正式提出实现两岸“三通”的倡议,为两岸交流开启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
1987年 | 台湾当局开放台胞赴大陆探亲 | 打破了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为通邮、通航、通商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氛围和人员基础。 |
1993年 | “汪辜会谈”签署《汪辜会谈共同协议》 | 明确将加强两岸邮电、交通运输方面的交流等内容列入协议,推动了“三通”的间接实现。 |
2008年 | 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全面启动 | 两岸“三通”从间接走向直接,大大降低了两岸人员和物资往来的成本,促进了两岸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
这些标志性事件反映了两岸“三通”逐步推进的历程,见证了两岸关系不断改善和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