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宾疫苗通过减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激活肠道与血液免疫反应,形成长期防护。
免疫机制分步解析
-
减毒病毒特性
萨宾疫苗采用口服途径,其活性成分是经实验室弱化的脊髓灰质炎病毒。这类病毒保留了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但致病性被大幅削弱,无法引发疾病。 -
触发双重免疫屏障
- 黏膜免疫:病毒首先在肠道黏膜复制,刺激分泌型IgA抗体生成,形成局部免疫防线(见下表对比)。
- 体液免疫:病毒抗原进入血液后,激活B细胞产生IgG抗体,中和游离病毒颗粒。
免疫类型 | 作用部位 | 主要抗体 | 保护效果 |
---|---|---|---|
黏膜免疫 | 肠道黏膜 | IgA | 阻断病毒初始定植 |
体液免疫 | 血液及组织液 | IgG | 防止病毒全身扩散 |
- 记忆细胞形成
疫苗病毒激活的T细胞和B细胞会分化为记忆细胞,长期存留在淋巴组织中。当野生病毒入侵时,记忆细胞可快速增殖并启动针对性清除。
与其他疫苗的差异
与灭活疫苗(如索尔克疫苗)相比,萨宾疫苗诱导的肠道黏膜免疫能更有效阻断病毒传播。但其使用受病毒变异风险限制,目前多国采用序贯接种策略(先灭活后减毒)平衡安全性与保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