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皮埃尔·居里意外去世后,玛丽亚·居里继承丈夫遗志,系统整理实验数据,深化放射性研究,推动科学进程。
整理实验记录与数据
玛丽亚重新梳理两人积累的放射性物质实验数据,包括铀矿石样本分析、辐射测量数值等,确保原始记录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她将手稿分类归档,补充未完成的实验细节,形成可追溯的研究链条。
突破性成果
时间 | 研究成果 | 意义 |
---|---|---|
1910年 | 成功分离金属镭 | 证实镭的独立存在,推翻学界质疑 |
1911年 | 测定镭原子量 | 为元素周期表提供关键数据 |
1912年 | 建立镭元素国际标准 | 统一全球放射性测量基准 |
推动研究体系化
- 教学与传承:在巴黎大学开设放射学课程,系统讲授研究方法,培养新一代科学家。
- 学术合作:与欧洲实验室共享数据,联合验证放射性衰变理论,提升研究公信力。
- 著作出版:撰写《放射性专论》,整合两人研究成果,成为放射学领域奠基性文献。
应用拓展
玛丽亚将放射性研究延伸至医学领域,主导建立战时移动X光站,利用镭辐射治疗伤员。她还参与筹建镭学研究所(1914年),为长期实验提供设施支持,确保研究连续性。
应对挑战
面对实验资金短缺、社会对女性科学家的偏见,她通过公开演讲、争取政府资助维持研究。同时,坚持实验安全规范,修订防护措施,减少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