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国际代表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中扮演关键角色,从理念传播到实际推动,为合作奠定了多方面基础。
理论引导与理念传播
共产国际代表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让中国先进分子更深入理解革命本质。马林向孙中山介绍了俄国革命经验,阐述了建立革命政党、组织工农群众的重要性,使孙中山开始反思旧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为他的思想转变和国民党的改组提供了理论参考。
协调沟通与合作促成
共产国际代表积极在国共两党之间斡旋,促进双方接触与了解。马林多次往返于国共两党之间,促成孙中山与苏俄代表越飞的会见,发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标志着孙中山联俄政策的确立,为国共合作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组织建设与策略指导
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统一战线策略。共产国际执委会指示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党内合作。鲍罗廷到广州后,帮助国民党进行改组,制定新的党章和党纲,建立各级党组织,使国民党在组织上更加严密和健全。
培养干部与动员群众
共产国际代表重视培养革命干部和动员群众力量。他们协助创办了黄埔军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同时,积极发动工农运动,提高了群众的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