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执政的自民党深陷腐败与经济困局,宫泽内阁无力应对多重危机,最终触发政权更迭。
政治腐败集中爆发
1990年代初期,自民党卷入多起贿赂案件,包括佐川急便公司非法献金事件。宫泽内阁未能有效回应公众反腐诉求,导致信任崩塌。1992年东京佐川急便社长被捕后,自民党高层被曝收受数亿日元非法资金,舆论压力激增。
经济泡沫破裂后的治理失效
1980年代末日本经济泡沫达到顶峰,1991年崩盘后,宫泽内阁应对迟缓。
经济指标 | 数据变化(1991-1993年) |
---|---|
GDP增长率 | 从3.4%降至-0.5% |
土地价格跌幅 | 超40% |
失业率 | 从2.1%升至2.5% |
企业破产潮与银行坏账问题加剧,但内阁缺乏有效政策工具。 |
自民党内部派系分裂
党内传统派系(如竹下派)与改革派矛盾激化。1993年6月,羽田孜、小泽一郎等人率44名议员退党,另立新生党,联合在野势力组建“非自民联合政权”。
选举制度改革压力
宫泽内阁拖延政治改革法案(包括小选区比例代表制),引发在野党联合抵制。1993年6月国会通过不信任案时,自民党部分议员倒戈,直接导致内阁解散。
民众对长期一党执政的厌倦
自民党连续38年掌权期间,政商勾结、官僚主义问题积重难返。1993年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议席从275席降至223席,丧失单独过半优势,为八党派联合执政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