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核潜艇潜射导弹技术发展对国防意义重大,历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下面详细介绍各关键阶段。
- 技术探索与起步阶段
- 20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核潜艇及潜射导弹研制工作。当时面临诸多难题,如技术基础薄弱、工业水平有限等。但科研人员克服困难,开展理论研究和基础技术攻关。
- 1982年10月,中国首次成功进行潜艇水下发射固体导弹试验,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潜射导弹技术的国家,迈出关键一步。
- 技术改进与提升阶段
- 早期潜射导弹存在射程、精度等方面不足。之后,科研人员对导弹进行改进,采用新技术提高性能。
- 以092型核潜艇搭载的“巨浪-1”导弹为例,后续改进型号在射程、命中精度、突防能力等方面有显著提升,增强了战略威慑力。
- 技术创新与跨越阶段
- 随着科技发展,中国在潜射导弹技术上不断创新。新一代潜射导弹采用先进固体燃料推进技术、制导技术和突防技术。
- “巨浪-2”导弹射程大幅增加,可覆盖更远目标,使中国战略核潜艇具备更强的战略打击能力,实现技术跨越。
- 多元化与体系化发展阶段
- 如今,中国潜射导弹技术朝着多元化、体系化方向发展。除提高导弹性能外,还注重与核潜艇及其他作战系统的融合。
- 发展多种类型潜射导弹,满足不同作战需求,构建完整战略打击体系,进一步提升国家战略安全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