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日军对晋察冀边区展开大规模“扫荡”,晋察冀边区党代表大会通过动员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
军事动员
- 部队整训:加强军队的军事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部队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例如组织军事技能竞赛,激发战士们训练的积极性。
- 游击战术运用:动员令强调广泛开展游击战,充分利用边区的地形优势,如山地、丛林等,开展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等,让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群众动员
- 宣传教育:通过张贴标语、开办夜校、组织文艺演出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抗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群众的民族意识和抗战热情。
- 组织群众武装:动员群众成立自卫队、民兵等组织,协助正规军作战,担负站岗放哨、传递情报、运送物资等任务。
后勤动员
- 物资储备:号召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增加粮食和物资储备,保障军队和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 破坏敌人交通线:动员群众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如铁路、公路等,切断其物资运输和兵力调动,削弱日军的作战能力。
通过这些动员措施,晋察冀边区有效地应对了日军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