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大在党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在支部建设制度上有诸多革新,推动了党组织的基层建设和发展。以下是具体的制度性突破:
- 明确支部为基本组织:中共四大首次将党支部确定为党的基本组织。此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缺乏明确规范。四大后,支部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联系群众的桥梁和开展工作的基本单位,为党在基层开展活动提供了坚实组织基础。例如,在一些工人运动活跃地区,以工厂、车间为单位建立支部,使党能更直接地组织和发动工人群众。
- 规定支部设立条件:四大规定有三人以上即可组织支部。这一规定降低了支部组建门槛,有利于党组织在更广泛的领域和人群中发展。如在学校、农村等,只要有一定数量的党员,就能迅速建立支部,扩大了党的组织覆盖范围。
- 建立支部干事会制度:设立支部干事会负责支部日常工作。干事会成员分工明确,有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这种分工协作的制度,提高了支部工作效率,使支部能够更好地履行各项职责。比如在宣传党的政策、组织党员学习等方面,干事会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