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首页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首页 > 问答 > 孙中山如何分析中国工人在国际上的地位及其受压迫的根源?

孙中山如何分析中国工人在国际上的地位及其受压迫的根源?

蜜桃mama带娃笔记

问题更新日期:2025-04-11 15:31:31

问题描述

孙中山认为中国工人受压迫根源在于帝国主义侵略与国内资本剥削的双重压迫,其国际地位因国家主权丧失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孙中山认为中国工人受压迫根源在于帝国主义侵略与国内资本剥削的双重压迫,其国际地位因国家主权丧失而陷入被动。

一、国际地位分析

表现层面具体内容
经济依附性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海关、铁路,工人劳动成果被外资大量攫取。
政治弱势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民族工业发展受阻,工人无法通过产业升级改善生存条件。

二、压迫根源剖析

  1.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孙中山指出,西方列强通过“分而治之”策略,将中国纳入全球原料供应与商品倾销市场,工人被迫成为廉价劳动力。例如,外国工厂以超低工资雇佣工人,且不受中国法律约束。

  2. 国内资本与官僚勾结
    本土资本家为维持利润,联合官僚阶层压榨工人。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批评这种“买办阶级”行为,认为其加剧了工人与资本的对立。

  3. 社会制度缺陷
    传统行会制度与近代工业矛盾突出,工人缺乏组织保护。孙中山主张建立工会,但当时法律未赋予工人结社权,导致维权困难。

三、解决路径探索

  • 经济独立:主张“节制资本”,防止垄断资本剥削工人,同时通过关税自主保护民族产业。
  • 法律保障: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提出制定劳工法,规定八小时工作制与最低工资标准。
  • 国际联合:呼吁中国工人与殖民地劳工共同反抗帝国主义,形成跨国界抗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