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解放战争初期,朱瑞面对炮兵装备匮乏的困境,通过多渠道整合资源与技术创新突破困局。他采取的措施既体现战略眼光,又包含务实操作,构建起解放军首个成建制炮兵体系。
解决路径 | 具体措施 | 实施效果 |
---|---|---|
战场搜集 | 组织部队在日军遗留据点挖掘火炮 | 获700余门火炮及配件 |
装备修复 | 建立牡丹江修械所修复损坏火炮 | 再生300余门可用火炮 |
自主制造 | 在哈尔滨建立炮弹厂,利用铁轨钢改造成炮管 | 月产3万发炮弹 |
战场缴获 | 三下江南战役中集中缴获国民党美式装备 | 补充200余门新式火炮 |
技术培训 | 开办东北炮兵学校培养800余名专业人才 | 形成完整炮兵指挥体系 |
朱瑞创新采用"分散收集、集中整编"模式,将收集的日式94式山炮与美式105榴弹炮混编成机动炮兵群。为解决弹药短缺,他指导部队用汽油桶改造成"没良心炮",这种土制武器在锦州攻坚战中发挥奇效。通过建立哈尔滨、通化等地的兵工生产基地,实现75毫米野炮炮弹的完全自给。在辽沈战役前夜,东北野战军已组建6个炮兵师,装备量从初始的30门发展到2800余门,为决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