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伦敦为纪念1666年大火350周年,策划了包含艺术展览、历史重现、公共教育等多元活动,旨在反思历史并展望城市发展。
核心纪念活动一览
活动类型 | 具体内容 |
---|---|
艺术装置 | 泰晤士河畔设置120米长的木质“燃烧模型”,夜晚以灯光模拟火焰蔓延路径 |
历史重现 | 圣保罗大教堂遗址举行露天剧场表演,演员身着17世纪服装演绎火灾场景 |
学术研讨 | 伦敦博物馆举办《大火与重建》特展,展出火灾幸存文物及克里斯托弗·雷恩设计手稿 |
教育活动 | 中小学生参与“城市防火”主题工作坊,制作17世纪消防工具模型 |
重点项目解析
-
火焰艺术装置
艺术家大卫·贝斯特设计的巨型木质结构从伦敦桥延伸至黑衣修士桥,装置表面镶嵌数千盏LED灯,通过编程控制形成动态燃烧效果。该作品象征火灾对城市形态的深远影响,每晚吸引超2万人参观。 -
教堂纪念仪式
火灾起源地布丁巷遗址举行跨信仰祈祷会,现场使用1666年火灾后铸造的纪念钟鸣钟350次。伦敦消防局派出古董蒸汽消防车进行历史救援演示,展示三个半世纪以来的消防技术演进。 -
城市灯光投影
包括圣保罗大教堂在内的17处历史建筑外墙,运用3D投影技术展示火灾前后对比图像。特别制作的8分钟短片《灰烬与凤凰》循环播放,呈现伦敦从灾后废墟发展为现代都市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