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斗焕主导政变策划与核心决策,卢泰愚负责关键军事部署与执行任务,二者形成权力联动。
分工对比表
角色 | 全斗焕 | 卢泰愚 |
---|---|---|
职位 | 国军保安司令官、中央情报部部长 | 首都警备司令官、保安司令官 |
行动范围 | 制定政变策略、控制情报系统、清除异己 | 调动军队、控制首尔要地、保障政变实施 |
决策角色 | 最高指挥官,直接指挥政变核心步骤 | 前线执行者,负责军事行动的实际落地 |
具体职能解析
- 全斗焕的核心作用
- 1979年“双十二政变”期间,全斗焕以国军保安司令身份整合军方强硬派,通过情报系统监控反对势力,并主导逮捕陆军参谋总长郑升和等关键人物。
- 政变后迅速接管中央情报部,建立“新军部”独裁体系,成为实际掌权者。
- 卢泰愚的执行任务
- 作为全斗焕亲信,卢泰愚利用首都警备司令职权,直接指挥第9空降旅等部队封锁首尔重要设施(如国防部、政府大楼),切断外界对政变的干预。
- 在光州事件中配合全斗焕,调动军队镇压民主运动,巩固政变成果。
权力结构联动
- 全斗焕通过控制情报与决策权,确保政变合法性;卢泰愚以军事行动力实现权力过渡,二者形成“决策-执行”闭环。
- 政变后全斗焕出任总统,卢泰愚担任要职(如内务部长官),为其后续接任总统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