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白驹领导的琼崖纵队自1927年成立起,在海南岛坚持长达23年的斗争,直至迎来最终胜利。在此过程中,根据地建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琼崖纵队坚持23年斗争的原因
- 群众基础坚实:琼崖纵队深入发动群众,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例如在土地革命时期,积极开展土地革命,使农民获得土地,从而紧密团结在纵队周围。农民不仅为纵队提供粮食、情报,还踊跃参军,成为纵队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
- 灵活战略战术:面对敌人的多次“围剿”,琼崖纵队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运用游击战,利用海南岛的山地、丛林等地形优势,与敌人周旋。如在五指山地区,纵队熟悉地形,常常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而后迅速转移,让敌人难以捉摸。
- 坚定信念支撑:冯白驹等领导干部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他们将这种信念传递给每一位战士。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和挫折,纵队战士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顽强的意志。比如在艰苦的抗战时期,尽管物资匮乏、环境恶劣,但战士们依然坚守岗位,为了革命事业不懈奋斗。
根据地建设对战役胜利的意义
意义 | 具体表现 |
---|---|
提供后勤保障 | 根据地建立了自己的生产体系,种植粮食、养殖牲畜,保障了部队的物资供应。同时,还设立了兵工厂、医院等,为部队提供武器装备和医疗服务。例如,根据地的兵工厂能够生产简单的枪支弹药,满足部队的部分作战需求。 |
作为战略依托 | 根据地是纵队的战略后方和作战基地。在战斗中,纵队可以依托根据地进行休整、补充兵力和物资。当敌人进攻时,根据地的地形和群众优势也为纵队提供了有利的防御条件。如五指山根据地,凭借其复杂的地形,成为纵队对抗敌人的坚固堡垒。 |
培养革命力量 | 根据地通过开办学校、培训班等方式,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充实了纵队的干部队伍,还为革命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例如,根据地的军政学校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指挥员和政工干部,他们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