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大学于192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继承其教育理念,经国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成为当时全国性的学术中心。
更名背景与时间线
时间 | 事件 | 内容概要 |
---|---|---|
1924年 | 广东大学成立 | 孙中山创办,定位为综合性大学 |
1925年3月 | 孙中山逝世 | 社会各界呼吁纪念其贡献 |
1926年8月 | 国民政府发布改名令 | 明确“国立”属性,提升办学定位 |
1926年10月 | 正式启用“国立中山大学”校名 | 确立全国性高等教育机构地位 |
核心原因分析
- 纪念孙中山:孙中山是学校创始人,逝世后更名以延续其“振兴中华”的教育理想。
- 国家战略需求:国民政府将其纳入国立体系,推动华南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 学科整合升级:更名后增设农学、医学等学科,形成文、理、法、医、农多学科并重的格局。
更名后的定位变化
- 隶属关系:从地方性大学转为直属国民政府的国立大学。
- 资源支持:获得中央财政拨款,吸引全国知名学者任教。
- 社会影响:成为国共合作时期思想传播与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注:以上内容基于公开校史资料整理,无引申或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