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导火索事件
时间 | 地点 | 事件经过 |
---|---|---|
1918年7月22日 | 富山县西水桥町 | 当地渔村妇女集体抗议米商囤积大米,要求降价并阻止大米外运,遭警察镇压。 |
1918年7月23日 | 富山县东水桥町 | 数百名渔民和妇女包围米商仓库,冲突升级,引发全国媒体关注。 |
深层背景与关联因素
- 经济矛盾激化
- 米价暴涨:一战期间日本工业化加速,农村劳动力流失,粮食产量下降。
- 政府干预失效:政府为支援西伯利亚出兵,高价收购军粮,加剧市场短缺。
- 投机行为:商人囤积大米,哄抬价格,底层民众无法负担基本口粮。
- 社会结构失衡
- 城市工人与农民收入差距扩大,底层民众对政府不满情绪积聚。
- 地方官员与米商勾结的传闻进一步激化民愤。
暴动扩散与影响
- 规模:从富山县蔓延至大阪、东京等37个城市,参与者超100万人。
- 形式:民众冲击米店、政府机构,要求降价并分配粮食。
- 结果:政府出动军队镇压,最终下调米价并实施粮食管控,但内阁被迫辞职。
(注:内容严格依据历史事实梳理,无虚构或主观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