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真实记录与情感共鸣间找到创作支点?
阿义团队通过以下策略实现新闻性与人文关怀的融合:
- 
选题机制的双轨审核 - 新闻价值评估:事件时效性、社会影响力、公共议题关联度
- 人文价值筛选:个体命运折射、情感张力、人性温度
 案例:汶川地震十周年专题中,既呈现灾后重建数据,又聚焦幸存者家庭十年变迁
 
- 
叙事结构的多线并行 叙事维度 新闻性体现 人文关怀表达 事实层 时间线清晰 关键节点细节 情感层 人物矛盾冲突 心理转变过程 价值层 社会意义提炼 普世情感共鸣 
- 
采访技巧的沉浸式记录 - 新闻性:采用4K设备多机位拍摄,确保事件完整性
- 人文性:设置"情感触发点",如让受访者手持旧物回忆
 数据:单期平均拍摄素材量达800G,后期剪辑保留30%生活化片段
 
- 
后期制作的符号化处理 - 新闻符号:时间戳、数据可视化图表
- 人文符号:环境音效、特写镜头语言
 创新:在重大事件报道中插入"沉默5秒"设计,强化情感冲击
 
- 
传播策略的多平台联动 - 短视频平台:提炼15秒新闻金句
- 长视频平台:保留完整叙事弧光
- 社交媒体:发起#故事背后的我们#话题互动
 
该模式通过建立"事实骨架+情感血肉"的创作框架,在保持新闻专业性的同时,运用电影化叙事手法增强共情力。数据显示,栏目播出后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2亿,观众调研中"兼具信息量与感染力"的评价占比达78%。

 虫儿飞飞
虫儿飞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