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首页 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中文/English
首页 > 问答 > 公共食堂制度在三年困难时期如何运作?其弊端如何加速粮食危机?

公共食堂制度在三年困难时期如何运作?其弊端如何加速粮食危机?

可乐陪鸡翅

问题更新日期:2025-07-24 19:29:58

问题描述

公共食堂制度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三年困难时期有其独特的运作方式,同时其弊端也对粮食危机起到了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公共食堂制度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三年困难时期有其独特的运作方式,同时其弊端也对粮食危机起到了加速作用。

公共食堂制度在三年困难时期的运作

  • 供餐模式:公共食堂以集体为单位统一供应饮食。一般采取大锅饭的形式,按人头分配食物。例如,食堂每日固定时间开饭,人们凭饭票或记号前来就餐,无论男女老少,在食物分配上遵循大致相同的标准。
  • 粮食来源:主要依靠集体生产所得的粮食。生产队将收获的粮食统一上缴,一部分留作公共食堂的口粮。此外,国家也会根据各地情况进行一定的粮食调配,但在困难时期,国家整体粮食供应也较为紧张。
  • 管理模式:由生产队或大队进行管理。设有专门的食堂管理人员,负责采购食材、安排炊事人员、分配食物等工作。食堂的收支情况也会定期向社员公布,接受监督。

公共食堂制度弊端加速粮食危机的表现

弊端表现具体影响
浪费严重集体就餐缺乏节约意识,食物浪费现象普遍。例如,一些食堂为了保证供应,常常多做食物,吃不完就直接倒掉,造成了粮食的大量损耗。
激励缺失在公共食堂制度下,社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生产积极性受挫。农民不再像以前那样精心耕种土地,导致粮食产量进一步下降,加剧了粮食短缺。
过度消耗公共食堂没有合理的粮食规划,为了满足社员的需求,前期过度消耗粮食储备。当后续粮食供应不足时,就陷入了无米下锅的困境,加速了粮食危机的到来。

公共食堂制度在三年困难时期的运作方式有其时代背景和特点,但制度本身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当时的粮食危机。

相关文章更多

    国际因素如苏联逼债对三年困难时期的粮食危机产生了哪些直接影响? [ 2025-07-19 16:17:42]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中国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粮食危

    学术界对三年困难时期成因的“天灾为主”与“人祸为主”观点有哪些核心论据? [ 2025-07-19 11:03:34]
    1959-1961年特殊时期成因的讨论中,学界围绕自然条件与政策因素的作用展开

    城市与农村的粮食供应体系在三年困难时期有何差异?为何城市存粮一度仅剩数日? [ 2025-07-15 08:00:45]
    1959至1961年间,城乡粮食分配政策与自然灾害叠加导致供应失衡。以下通过表格对比城乡差异,并

    四川省在三年困难时期为何承担大量外调粮食任务?李井泉的决策背后有何争议? [ 2025-07-11 23:45:14]
    在三年困难时期,四川省承担大量外调粮食任务有多方面原因。从

    该法令的颁布与苏俄国内战争时期的粮食危机有何关联? [ 2025-07-11 19:41:46]
    1918-1921年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制征粮以应对战争导致的粮食

    1962年“七千人大会”对三年困难时期的责任认定与反思过程是怎样的? [ 2025-06-16 09:03:53]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

    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后,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恢复农业生产与民生? [ 2025-05-21 17:02:27]
    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后,中国政府从多方面着手,

    三年困难时期的经验教训对改革开放后的农业政策制定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 2025-05-19 00:07:23]
    新中国成立后,1959-1961年经历的农业危机促使改革开放后的政策制定者深刻反思,

    三年困难时期中,自然灾害与政策失误各自的影响程度如何? [ 2025-04-18 15:35:14]
    1959—1961年,中国面临粮食严重短缺问题,学界普遍认为自然灾害与政策

    三年困难时期:政策调整与历史教训 [ 2025-03-01 17:16:38]
    1959年至1961年,新中国经历建国后最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