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多所研究院的跨领域实践,他促进技术融合与资源整合,构建了协同创新网络。
研究所任职与交叉成果关联示例
任职机构 | 主导领域 | 交叉方向 | 关键举措 |
---|---|---|---|
物理研究所 | 凝聚态物理 | 材料科学-能源技术 | 联合实验室搭建数据共享平台 |
自动化研究所 | 智能系统 | 人工智能-生物医学 | 发起多学科联合攻关项目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污染治理 | 环境工程-纳米技术 | 建立跨所技术转化通道 |
计算技术研究所 | 高性能计算 | 计算机科学-气候模型 | 推动算法与气象数据融合 |
机制创新
在物理研究所推动成立“材料-能源联合中心”,打破传统课题组界限,引入化学、工程领域专家,两年内孵化出3项储能技术专利。
资源联动
任职自动化所期间,主导开发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整合了生物所基因数据与医学院临床资源,使肝癌早期识别率提升17%。
人才培育
通过计算所与大气物理所的双聘制度,培养出20余名兼具气候建模与超算能力的复合型研究员,支撑国家重大气象工程。
政策突破
牵头制定《跨所科研积分互认办法》,允许科研成果在7个院所间跨领域申报奖项,激发团队协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