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跨学科知识与实践观察有机结合?
教学目标 | 语言能力 | 科学素养 | 跨文化意识 |
---|---|---|---|
词汇积累 | 掌握天气术语(sunny/cloudy/rainfall) | 识别气象符号与数据 | 对比中西方气象谚语 |
句型应用 | 描述天气变化(It'sgettingwindy) | 解释气候现象成因 | 翻译英文气象预警 |
实践能力 | 制作简易风向标 | 记录一周温度曲线 | 设计多语言天气图标 |
实施步骤
-
课前准备
- 分组收集当地气象数据(温度/湿度/气压)
- 对比BBCWeather与中央气象台英文预报差异
-
课堂活动
- 模拟联合国气候会议:用英语汇报区域天气
- 用Excel绘制降水分布热力图并标注英文注释
-
课后延伸
- 观测台风路径并制作双语追踪图
- 设计"极端天气应对方案"英文海报
评估方式
- 观察记录表:持续记录学生对云层变化的描述准确性
- 成果展示:将手抄报转化为英文天气播报短视频
注:教学过程中需结合《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观察-记录-分析-表达"四步法培养系统性思维。建议选用《牛津天气学》教材配套实验,如用冰块模拟冷锋过境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