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期间俄罗斯领土大幅扩张,其逝世后该政策走向受多种因素影响,下面具体分析其是否延续。
政策延续的表现
- 对中亚的扩张:19世纪,俄罗斯不断向中亚推进。1864-1865年,俄军攻占突厥斯坦的重镇塔什干,标志着俄罗斯在中亚的扩张取得重大进展。随后,俄罗斯逐步征服了浩罕、布哈拉、希瓦等汗国,将中亚大部分地区纳入版图。
- 对远东的扩张:在远东地区,俄罗斯通过《瑷珲条约》(1858年)、《北京条约》(1860年)等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割占了大片领土,包括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约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政策受限的因素
- 国际格局变化:19世纪后期,欧洲列强之间的竞争加剧,形成了复杂的国际关系格局。例如,在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中,俄罗斯与英法等国交战并战败,这使得俄罗斯在欧洲的扩张受到了严重遏制,不得不调整其对外政策。
- 国内变革需求:19世纪中期,俄罗斯国内面临着农奴制危机等一系列问题。为了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发展,俄罗斯进行了农奴制改革等一系列变革。这些变革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大规模领土扩张的能力。
总体而言,叶卡捷琳娜二世逝世后,俄罗斯的领土扩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延续,但也受到国际格局和国内变革等多种因素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