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参数对比(部分企业预测数据)
企业/型号 | 最高时速(公里/小时) | 驱动方式 | 能耗特点 |
---|---|---|---|
TerrafugiaTF-2 | 200 | 混合动力 | 传统燃油+电动辅助 |
PAL-VLiberty | 180 | 燃油内燃机 | 高速公路模式油耗较高 |
LiliumJet | 300 | 全电动 | 高续航依赖电池技术突破 |
亿航智能EHang216 | 130 | 纯电动 | 城市短途为主 |
影响时速的关键因素
-
动力系统:
- 混合动力(如TF-2)受限于燃油效率,难以突破200公里;
- 全电动方案(如LiliumJet)依赖电池能量密度,当前技术下300公里是理论上限。
-
空气动力学设计:
- 转翼/折叠旋翼结构需平衡地面行驶与空中飞行的阻力,直接影响速度上限。
-
材料与重量:
- 碳纤维车身虽轻量化,但成本高昂;
- 高强度合金材料可能增加重量,拖累时速。
法规与商业化挑战
- 适航认证:中国民航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适航审定管理程序》要求飞行汽车需通过严格安全测试,可能限制激进速度设计。
- 空域管理:低空开放政策尚未完善,高速飞行汽车需协调与现有航空器的冲突。
用户需求与技术平衡
当前多数企业将时速目标定在150-250公里区间,以兼顾实用性与法规合规性。例如,PAL-VLiberty虽设计时速180公里,但实际运营中可能因空域限制主动调低速度。未来突破300公里需依赖固态电池、超导电机等技术的突破,以及全球统一适航标准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