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引导儿童学唱“唱首新年歌”?
怎样让儿童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学唱“唱首新年歌”,还能感受到歌曲里的新年快乐呢?
用情境创设点燃学唱热情
儿童对具象的场景更敏感,创设新年氛围能快速拉近距离。可以在教室悬挂红灯笼、中国结等新年装饰,摆放福字贴画,让孩子一进教室就像走进新年聚会现场;课前播放《春节序曲》《恭喜恭喜》等经典新年音乐片段,让孩子跟着音乐自由摆动身体,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自然产生对“唱首新年歌”的期待。
作为历史上今天的读者,我发现结合节日场景的教学,比单纯教唱歌词更能让孩子投入,毕竟孩子天生对热闹的节日氛围没有抵抗力。
| 新年场景元素 | 作用 | |--------------|------| | 红灯笼、中国结 | 营造视觉上的新年氛围 | | 新年音乐预热 | 调动听觉感知,铺垫情绪 |
拆解歌词,让孩子“懂”了再唱
“唱首新年歌”的歌词里藏着不少新年元素,孩子可能对部分词汇不熟悉。比如歌词中“鞭炮声声”“红包甜甜”,可以拿出鞭炮图片、红包道具,现场演示“声声”是连续的声音,“甜甜”不仅是味道,更是收到红包的开心感觉;把歌词按“新年到→唱新歌→庆团圆”的顺序编成小故事,比如“新年到啦,我们要唱好听的歌,和家人一起开开心心过节”,让孩子理解歌词含义后,记忆会更深刻。
用游戏化方式攻克节奏与音准
儿童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游戏能让学唱变有趣。可以设计“节奏小火车”游戏:老师拍手打出歌曲节奏,孩子跟着模仿,节奏对了就“上车”继续;学唱旋律时,用彩虹糖当“音符奖励”,孩子唱准一句就奖励一颗,累计到一定数量兑换小贴纸。还可以用儿童易操作的小铃鼓、沙锤,让孩子跟着歌曲节拍敲击,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会不知不觉熟悉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靠多轮互动巩固演唱效果
单一的跟唱容易让孩子觉得枯燥,多形式互动能让学唱更扎实。可以分组进行“新年小合唱”,每组唱一段歌词,轮流展示;鼓励孩子为歌曲创编简单动作,比如唱到“摇啊摇”时做摇晃身体的动作,“笑啊笑”时拍手微笑,边唱边动的过程中,孩子对歌曲的记忆会更牢固。
为什么互动能让演唱效果更好?因为孩子在参与中会更专注,还能从同伴的表现中查漏补缺。
作为历史上今天的读者,结合实际教学观察发现,当孩子在充满年味的场景里,通过游戏和互动学唱时,不仅能快速学会“唱首新年歌”,还会主动分享歌曲里的快乐,这才是音乐教学中最珍贵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