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首页 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中文/English
首页 > 问答 > 清政府与葡萄牙签订《北京条约》始末:澳门主权的百年沉浮

清政府与葡萄牙签订《北京条约》始末:澳门主权的百年沉浮

糖葫芦

问题更新日期:2025-07-22 17:18:49

问题描述

1887年12月1日,清政府与葡萄牙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即《中葡北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1887年12月1日,清政府与葡萄牙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即《中葡北京条约》),承认葡萄牙对澳门的“永居管理权”,这一事件成为近代中国外交史上的重要节点,也为澳门的命运埋下伏笔。

条约签订的背景:鸦片、战争与列强博弈

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在列强侵逼下疲于应对。中法战争(1883-1885)后,清廷财政陷入困境,急需通过鸦片税填补亏空。英国作为鸦片贸易的最大受益者,为扩大在华利益,推动葡萄牙与清政府谈判,意图将澳门变为其控制下的“合法殖民地”。

葡萄牙自1557年以“借地晾晒货物”名义在澳门定居后,长期通过缴纳地租、接受香山县管辖等方式维持存在。但1849年,澳葡总督亚马留单方面停止向清政府缴纳地租,并驱逐中国官员,试图扩大对澳门的实际控制。至1887年,葡萄牙趁清政府内忧外患,以“协助缉查鸦片走私”为名,要求正式条约确认其对澳门的统治权。

从里斯本到北京:条约的谈判与签订

1887年3月,中葡在里斯本签署《中葡会议草约》(《里斯本草约》),初步约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同年12月1日,清政府总理衙门大臣奕劻与葡萄牙全权代表罗纱在北京正式签署《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条约核心内容包括:

  1. 领土主权:中国允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及属澳之地”;
  2. 外交特权:葡萄牙可派遣公使驻京,并在通商口岸设领事;
  3. 司法豁免:葡萄牙人享有领事裁判权;
  4. 经济扩张:葡萄牙人可在中国通商口岸租地、建屋、设教堂,并享受其他列强的通商特权。

尽管条约保留了“未经中国同意,葡萄牙不得将澳门让与他国”的条款,但事实上,清政府已丧失对澳门的主权控制。

条约的影响:殖民扩张与主权沦丧

《中葡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澳门从“租借地”转变为葡萄牙的“永久殖民地”。此后,葡萄牙进一步蚕食澳门周边岛屿:

  • 1851年占领凼仔;
  • 1864年控制路环;
  • 1887年后逐步侵占青洲、望厦等区域。

葡萄牙还通过划界谈判模糊领土范围,甚至试图将管辖权扩展至关闸以北的香山县。清政府的妥协,不仅导致领土丧失,更助长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抗争与回归:条约的废止与历史转折

1928年,国民政府宣布《中葡北京条约》作废,但葡萄牙拒绝承认,继续占据澳门。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葡建交后,双方开启澳门回归谈判。1987年,《中葡联合声明》签署,明确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中国。

历史反思:不平等条约的双重性

《中葡北京条约》的签订,暴露了清政府的软弱与列强的贪婪。尽管条约在形式上保留了部分中国权益(如不得转让他国),但其本质仍是不平等条约的延续。葡萄牙对澳门的统治,也因缺乏明确边界而长期存在争议,成为近代中国领土问题的缩影。

澳门回归后,中国政府恢复行使主权,终结了欧洲列强在东亚的最后一个殖民地。这一历程印证了国家实力与主权完整的紧密关联。

相关文章更多

    清政府如何处理浪穹教案?其应对措施反映了当时外交政策的哪些特点? [ 2025-07-15 09:36:25]
    浪穹教案是晚清时期一起重要涉外事件,清政府处理

    斋教与基督教会的矛盾根源是什么?教案是否反映了底层民众对清政府与外来势力的双重反抗? [ 2025-07-14 06:29:29]
    斋教作为中国民间宗教,基督教会则是外来宗教,二者在文化、信仰和利益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这构成了矛

    清政府在英军侵占拉萨事件中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 2025-07-14 05:12:45]
    英军侵占拉萨事件一般指的是第二次英藏战争,190

    资政院通过速开国会奏稿后,清政府最终采取了哪些妥协措施? [ 2025-07-12 12:33:40]
    清政府在资政院施压及立宪派推动下,为缓和矛盾采取多项政治改革措

    西藏地方官员在英军胁迫下签订的条约为何遭到清政府部分抵制? [ 2025-07-10 17:11:49]
    西藏地方官员在英军胁迫下签订的条约,损害了国家主权与利益,清政府

    八国联军设立军事法庭的行为是否得到清政府的事先同意? [ 2025-07-08 23:52:23]
    八国联军在侵华期间设立军事法庭,此行为未得到清政府事先同意

    清政府在外交层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维护帕米尔主权? [ 2025-06-29 15:41:20]
    在晚清内忧外患的大背景下,帕米尔地区的主权面临着来自沙俄

    法国在1898年向清政府提出的四项侵略要求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 2025-06-28 17:50:20]
    1898年法国通过《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在旅顺的防御建设存在哪些致命缺陷? [ 2025-06-26 13:52:04]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巩固海防对旅顺防御进行重建,但受多方因素制约,建设存在不少

    日本军队在安定门外的行动中如何与清政府巡捕合作? [ 2025-06-24 23:48:04]
    在晚清时期,日本军队与清政府巡捕在安定门外存在一定合作情况。从治安维护方面来

    清政府为何采取“造船与买船并行”的策略发展海军? [ 2025-06-21 11:15:46]
    在晚清内忧外患的局势下,清政府认识到海军建设对国防的重要性,采

    列强在谈判期间对清政府的“清君侧”要求具体指向哪些人? [ 2025-06-17 09:43:40]
    在清末不平等条约谈判中,列强多次要求清政府处置主战派或反外官员,以削弱抵抗力量并强化对华控制。以

    小刀会起义如何暴露了清政府在外交与军事上的弱点? [ 2025-06-16 12:51:16]
    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冲击清廷统治,事件背

    清政府为何在战争初期对日军的挑衅采取被动应对策略? [ 2025-06-15 19:08:31]
    清政府在战争初期面对日军挑衅采取被动应对策略,主要源于

    《中国白话报》的停刊是否与清政府镇压有关? [ 2025-06-08 23:13:42]
    《中国白话报》是清末重要的革命报刊,其停刊原因

    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对清政府发展海军有何影响? [ 2025-06-02 21:01:28]
    “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由林则徐、魏源在近代中国面临列强威胁的背景下提出,

    八国联军对清政府提出了哪四项要挟条件? [ 2025-06-02 12:08:0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为进一步掠夺中国权益,向清政府提出苛刻要挟条件,对近代中国历史

    清政府向列强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 2025-05-25 23:21:35]
    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规定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

    该报如何通过宣传手段号召推翻清政府? [ 2025-05-23 17:57:33]
    报纸通过揭露统治腐败、传播革命思想、引导公众舆论等方式,动

    清政府为何多次向沙俄提出抗议却未能阻止领土被侵占? [ 2025-05-22 06:36:34]
    19世纪中后期,面对沙俄对中国北方领土的蚕食,清政府虽屡次抗议但收效甚微,其根源在于国力、外交与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