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集团在蒙古国的萤石矿开发项目进展如何? 金石集团在蒙古国的萤石矿开发项目进展如何?该项目目前是否已进入实质性开采阶段?矿区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成?当地政策与社区关系是否支持长期运营?
金石集团在蒙古国的萤石矿开发项目进展如何?——深度追踪中蒙资源合作的关键一步
近年来,全球对战略性矿产资源的需求持续攀升,萤石作为氟化工产业的核心原料(占全球氟化工原料需求的70%以上),其战略地位愈发凸显。蒙古国凭借丰富的萤石储量(探明储量超2000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约8%),成为中资企业布局海外资源的重要目标。金石集团作为国内氟化工产业链上游的龙头企业,自2021年启动蒙古国萤石矿开发项目以来,其进展一直备受行业关注。该项目不仅是金石集团突破国内资源瓶颈的关键布局,更是中蒙矿业合作的典型样本——既涉及跨境投资、基础设施共建,又关联当地就业与生态保护。那么,历经三年推进,这个被寄予厚望的项目究竟走到哪一步了?
一、项目背景:为何选择蒙古国?
金石集团布局蒙古国萤石矿,并非偶然决策。从资源禀赋看,蒙古国南戈壁省、东方省等区域分布着多处高品位萤石矿床(平均品位CaF?含量达65%-70%,高于国内多数矿区50%-60%的水平),且矿体埋藏浅、开采难度低;从区位优势看,矿区距离中蒙边境口岸仅300-500公里,通过公路或铁路运输至国内工厂的物流成本较南美、非洲矿源低20%-30%;更重要的是,中蒙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签署了多项矿业合作协议,蒙古国政府对外资参与资源开发持开放态度,并提供税收减免(企业所得税前五年免征)、土地租赁优惠等政策支持。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金石集团“走出去”的核心动因。
二、当前进展:从勘探到建设的多维突破
根据公开信息及行业调研,截至2025年上半年,金石集团蒙古国萤石矿项目已进入“建设与试生产并行”的关键阶段,具体进展可从以下三方面观察:
1. 勘探与储量确认:数据支撑开发底气
项目初期(2021-2023年),金石集团联合蒙古国地矿研究院完成了矿区三维地质建模与钻探取样,核心矿段(编号K-01)的萤石矿石储量最终确认为820万吨(平均品位68.5%),伴生铅锌金属量约12万吨,远超预期目标。这一数据不仅为后续开采规模设计提供了依据(规划年采选能力150万吨矿石),更通过国际权威机构(如SRK Consulting)的认证,增强了项目融资与合作的可信度。
2. 基础设施:从无到有的“硬支撑”
矿区原属未开发荒漠地带,水电与交通曾是最大瓶颈。对此,金石集团采取了“自建+合作”模式:电力方面,与蒙古国国家电网公司共建35公里输电线路,接入南戈壁省110kV变电站,保障日均用电量2万千瓦时;水源通过打深井(深度300米)并配套储水罐(总容量5000立方米)解决;交通上,修缮矿区至中蒙边境口岸的砂石路(全长42公里),并租赁铁路专用线(年运力100万吨)用于精矿外运。目前,矿区道路硬化率已达90%,临时办公区与员工宿舍已投入使用,具备规模化作业的基础条件。
3. 开发许可与社区关系:合规运营的关键
蒙古国对矿产资源开发实行严格的许可证制度。金石集团已取得该矿区的“勘探许可证”(有效期至2028年)和“开采许可证”(首期20年),并完成了环境影响评估报告(EIA)的编制与审批——报告中针对矿区周边草原生态(主要保护对象为戈壁熊栖息地)提出了“边开采边复垦”的方案(预留10%收益用于植被恢复)。社区层面,项目雇佣了超过200名蒙古籍员工(占比总用工量的60%),并通过“技能培训+分红机制”(每年将净利润的2%投入当地教育基金)获得牧民支持,未出现因土地纠纷导致的停工事件。
三、挑战与应对:不可忽视的潜在风险
尽管进展显著,项目仍面临三大挑战:其一,国际萤石价格波动(2024年下半年受全球氟化工产能过剩影响,萤石精矿均价从2023年的每吨1800元降至1500元,压缩短期利润空间);其二,跨境物流的稳定性(冬季蒙古国极端天气频发,公路运输可能中断,需依赖铁路备用线路);其三,当地政策调整风险(蒙古国近年加强对战略矿产的管控,曾有外资项目因“本地化率不达标”被要求追加投资)。对此,金石集团已采取应对措施:与下游氟化工客户签订长期采购协议(锁定50%产量),投资建设矿区小型选矿厂(降低原矿运输量),并积极参与蒙古国矿业协会对话,提前沟通政策变化。
| 关键指标 | 当前状态 | 目标值/对比参考 |
|------------------|------------------------------|-------------------------------|
| 储量确认 | 820万吨(品位68.5%) | 超初期预期15% |
| 年采选能力 | 规划150万吨(建设中) | 国内同类矿区平均100-120万吨 |
| 蒙古籍员工占比 | 60%(200余人) | 当地政策鼓励≥50% |
| 物流成本 | 较南美矿源低25% | 公路+铁路联运优化后目标降30% |
四、未来展望:从单一采矿到全产业链协同
按照规划,项目一期(150万吨/年采选)预计2025年底进入试生产阶段,2026年正式投产,届时可年产萤石精矿(CaF?≥97%)约50万吨,不仅能满足金石集团自身氟化铝、氢氟酸生产需求的40%,还可向国内其他氟化工企业供应优质原料。更长远看,金石集团计划以该矿区为支点,延伸布局氟化工下游产业(如在蒙古国建设初级氟化盐加工厂,降低出口关税成本),并探索与蒙古国本土企业合资开发伴生铅锌资源,推动单一资源开发向“矿业+加工+贸易”的全产业链模式升级。
对于关注中蒙资源合作或氟化工行业的读者而言,金石集团蒙古国萤石矿项目的进展不仅是企业战略的落地,更是观察“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矿业投资如何平衡经济效益、社会责任与政策风险的生动案例——它既需要企业具备精准的资源研判能力,更考验应对复杂环境的灵活策略。
【分析完毕】

爱吃泡芙der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