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首页 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中文/English
首页 > 问答 > 联大决议要求苏军立即撤出阿富汗:一场国际社会对主权的集体捍卫

联大决议要求苏军立即撤出阿富汗:一场国际社会对主权的集体捍卫

糖葫芦

问题更新日期:2025-09-10 04:25:20

问题描述

1980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以111票赞成、22票反对、12票弃权的压倒性结果通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1980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以111票赞成、22票反对、12票弃权的压倒性结果通过决议,要求苏联军队立即撤出阿富汗。这场投票不仅是对苏联军事干预的直接回应,更成为冷战时期国际秩序与主权原则的一次关键检验。

苏联入侵与阿富汗危机

1979年12月,苏联以“支援盟友”为名出兵阿富汗,推翻阿明政府并扶植卡尔迈勒政权。这一行动迅速引发国际社会谴责,被视为对第三世界国家主权的公然践踏。至1980年初,阿富汗境内已有超过8.5万苏军驻扎,战火导致约100万人死亡、600万人流离失所,形成二战后最严重的难民潮之一。

苏联辩称其行动是“应阿富汗政府请求”,但联合国调查显示,卡尔迈勒政权完全依赖苏联军事支持,阿富汗民众的反抗运动(圣战者游击队)已发展为全民抗战。

联大决议的博弈与突破

1980年1月,联合国首次召开特别会议讨论阿富汗问题,但苏联利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身份阻挠行动。11月,巴基斯坦联合41国再次向联大提交决议草案,要求“外国军队无条件撤离”。经过四天激烈辩论,决议最终以111票赞成通过,赞成国数量较1月增加7个,反映出苏联外交孤立加剧。

决议核心条款:

  1. 立即撤军:要求所有外国军队结束对阿富汗的占领。
  2. 主权原则:重申阿富汗人民自主选择政治、经济制度的权利,反对任何形式的外部干涉。
  3. 难民保障:呼吁为流离失所的阿富汗人创造安全返乡条件。

国际反应:阵营对立与不结盟力量的崛起

  • 支持决议阵营:美国、西欧国家及多数伊斯兰国家强烈支持。巴基斯坦作为提案国,承担了接纳300万阿富汗难民的压力,并成为圣战者武装的后勤通道。
  • 反对阵营:除苏联及东欧盟友外,古巴、越南等亲苏国家投下反对票,强调“反帝国主义干涉”。
  • 弃权与矛盾:印度等不结盟国家虽批评苏联,但因与苏关系密切选择弃权,凸显冷战格局下的外交两难。

决议的执行困境与长期影响

尽管联大决议不具备强制力,但其政治效应显著:

  1. 道义压力:决议通过后,全球67国抵制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苏联国际形象跌至冰点。
  2. 援助机制:美国通过中情局启动“旋风行动”,向圣战者提供武器和资金,战争演变为美苏代理人冲突。
  3. 撤军进程:苏联在1988年签署《日内瓦协议》,承诺9个月内撤军。1989年2月15日,最后一批苏军撤离,标志着十年战争的终结。

历史回响:主权原则的胜利与局限

1980年联大决议是联合国史上首次以多数票谴责超级大国的军事干预。其意义不仅在于推动阿富汗战争结束,更确立了两项原则:

  • 主权不可妥协:无论意识形态如何,军事占领他国领土均属非法。
  • 难民权利保障:冲突中平民保护成为国际共识,为后续《难民公约》的完善提供先例。

然而,阿富汗并未因苏军撤离获得和平。1990年代的内战与塔利班崛起显示,外部势力撤离后的权力真空可能引发更复杂危机。这一教训在21世纪的叙利亚、也门冲突中再次显现。

表格:1980年联大决议关键数据

项目数据
提案国巴基斯坦等42国
投票结果111票赞成/22票反对/12票弃权
较1月特别联大变化赞成国增加7个
苏联阵营反对国东德、古巴、越南等
主要弃权国印度、阿尔及利亚、南斯拉夫

(完)

相关文章更多

    大韩航空007号事件后,国际社会如何通过调查与外交手段揭示空难真相? [ 2025-08-12 20:44:34]
    我将从国际组织介入、多国协作调查、外交博弈推动等方面,阐述国际社会为揭示大韩航空007号空难真相所

    国际社会针对布查事件提出了哪些不同的立场与应对措施? [ 2025-08-08 13:46:01]
    我将从不同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角度,阐述他们对布查事件的立场与应

    国际社会针对chuji现象采取了哪些联合行动? [ 2025-08-01 12:32:46]
    国际社会针对chuji现象采取了哪些联合行动?国际社会针对chuji现象

    山口疆参与拍摄的纪录片《双重被爆》如何通过个人经历揭露核爆危害?该片在联合国播放后引发了哪些国际社会的反应? [ 2025-07-30 10:29:47]
    该片如何通过微观叙事引发对核威慑的反思?一、个人经历的叙事策略《

    类似文物在海外展览时是否发生过其他破坏事件?国际社会对此类事件的普遍处理方式是什么? [ 2025-07-29 13:11:24]
    海外文物展览中破坏事件偶有发生,国际处理

    国际社会(如美国、利比亚)在此次事件中扮演了何种角色或采取了哪些行动? [ 2025-07-29 13:06:41]
    由于未明确“此次事件”具体所指,下面以2011年利比亚内战这一具

    国际社会对嫦娥四号月背着陆有哪些评价? [ 2025-07-29 12:56:55]
    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9年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国际航天机构、科

    洛克比空难后国际社会对利比亚实施了哪些制裁措施? [ 2025-07-29 11:55:20]
    1988年洛克比空难发生后,国际社会认定利比亚与此事关联,为

    国际社会对沙特此次大规模处决有何反应? [ 2025-07-28 22:00:49]
    沙特的大规模处决事件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不同国家和组织基于自身立场

    国际社会对此次恐袭有何反应? [ 2025-07-28 21:59:16]
    联合国安理会及多国谴责袭击行为,强调共同打击恐怖主

    国际社会对苏联犹太移民直飞以色列的举措有何反应? [ 2025-07-28 21:49:21]
    20世纪70-80年代,苏联放宽犹太人移民限制后,多国基于政治与人权立场对此事表态。

    临城劫案如何引发国际社会对中国铁路主权的干涉? [ 2025-07-28 21:37:01]
    临城劫案发生于1923年,劫匪孙美瑶等劫持了一列国际列车,掳走众

    联合国是否在撤出后制定了重新派遣核查人员的计划? [ 2025-07-28 21:34:48]
    联合国在一些地区进行核查人员派遣工作,若

    台儿庄报捷如何改变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认知? [ 2025-07-28 21:17:27]
    台儿庄报捷发生于1938年,是中国抗日战争中徐州会战的一部分,此役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这

    北越主张的“全体越南人民索赔权”是否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 2025-07-28 20:05:42]
    北越曾提出“全体越南人民索赔权”,这一主张的核心在于为越南民众在战争等

    开工典礼的举行对国际社会关于中国重大工程建设的评价产生了哪些影响? [ 2025-07-28 17:54:43]
    中国重大工程开工典礼通过仪式化展示,向国际社会传递了技术实力、组织效率与发展信心,引发对

    国际社会对第14次大阅兵的评价与反响如何? [ 2025-07-28 17:29:25]
    此次阅兵展现了国防现代化成果,多国媒体与外交机构认为其传递了和平发展的国家形象。国际媒体评价媒体

    国际社会对印度宗教暴力和营商环境恶化有何反应? [ 2025-07-28 15:19:16]
    近期印度宗教冲突频发与外资政策波动引发国际关注,多国政府、企业及国际组织

    国际社会对一二九运动有何反应?是否影响了日本的外交策略? [ 2025-07-28 15:03:15]
    1935年华北危机背景下,中国学生发起抗日救亡的一二九运动,引发国际舆论关注与外交博弈。以

    国际社会对莱普“中国第三核大国”的论断有何争议或支持? [ 2025-07-28 14:52:31]
    中国核力量规模与透明度是国际焦点,部分国家及智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