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曹德旺提出的中美国制造业税负差异,需结合两国税收结构、税种占比及企业实际支出综合考量。以下通过具体数据对比展开分析。
一、主要税种对比(以制造业为例)
税种 | 中国税率/费用 | 美国税率/费用 |
---|---|---|
增值税/销售税 | 13%(一般纳税人) | 无联邦增值税,州销售税0-10% |
企业所得税 | 25%(基准) | 21%(联邦)+州税0-12% |
社保费用 | 企业承担约30-40% | 企业承担约7.65% |
附加税费 | 城建税、教育附加等 | 无全国性附加税费 |
二、综合税负差异核心原因
-
间接税占比高
中国以增值税为核心的流转税占税收收入约40%,企业需承担进项税抵扣不完全的成本;美国以所得税为主,流转税仅通过州销售税体现,且多数由消费者支付。 -
社保与行政性费用叠加
中国企业需为员工缴纳养老、医疗等五险一金,总成本约占工资总额的30-40%,而美国企业仅承担联邦社保税(6.2%)和医保税(1.45%)。 -
地方性收费项目
部分地方政府征收河道维护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进一步推高企业隐性成本。美国企业则主要承担联邦与州税,行政性收费较少。
三、税收优惠政策对比
国家 | 优惠方向 | 具体措施(示例) |
---|---|---|
中国 | 高新技术企业 | 所得税减按15%征收 |
小微企业 | 年应纳税所得额<300万部分税负5% | |
美国 | 制造业回流 | 州政府提供土地补贴、就业税收抵免 |
海外利润 | 联邦税豁免部分海外收入 |
四、企业实际税负感知差异
曹德旺的结论源于全额税负口径计算,例如:
- 中国制造业企业需承担增值税、所得税、社保、附加税等多项叠加成本;
- 美国通过州政府补贴(如福耀工厂所在的俄亥俄州提供约1400万美元补贴)及税收抵扣(如设备折旧抵税)大幅降低净支出。
需注意的是,中国近年推行大规模减税降费(如增值税率从17%降至13%),而美国州税政策差异显著,企业实际税负需结合选址与经营策略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