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者曾仕强公开癌症病情后,提出“与癌共存”理念,主张通过身心调适而非激进治疗延长生命,引发公众对癌症疗法的多元思考。
一、治疗理念:自然平衡与心态优先
曾仕强确诊癌症后,未选择手术或放化疗,而是强调“人体自有修复力”。他认为癌症是身体失衡的结果,过度干预可能破坏免疫系统。其核心理念包括:
- 拒绝创伤性治疗:避免手术对机体的二次伤害
- 调节生活节奏:每日保持规律作息与适量运动
- 心理建设:通过《易经》智慧疏导情绪压力
二、实践方法体系
其抗癌方式融合传统养生与现代医学认知,形成独特体系:
维度 | 具体实践 | 理论依据 |
---|---|---|
饮食调理 | 少食多餐/多食根茎类蔬菜 | 《黄帝内经》食疗理论 |
运动保健 | 每日晨间导引术练习 | 道家养生功法 |
环境管理 | 定期山林疗养 | 负氧离子调节理论 |
社交维系 | 保持适度讲座活动 | 社会支持疗法研究 |
三、选择共存的深层考量
- 年龄因素:确诊时年近八旬,评估身体承受力
- 文化认知:秉承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主张顺势而为
- 治疗反思:观察亲友过度治疗案例后的经验判断
- 生命哲学:将疾病视为生命组成部分,强调精神超越
四、医学视角的辩证讨论
- 个体差异原则:特定体质人群可能适用保守疗法
- 病程阶段影响:早期发现与晚期患者的策略差异
- 监测必要性:自然疗法需配合定期医学检查
- 中西医互补:其养生方式包含现代预防医学元素
注:本文所述内容源自曾仕强公开演讲记录及《易经与人生》等著作,具体医疗决策应遵专业医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