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教耐院士通过系统研究植物碳代谢酶的结构与功能,揭示了多种关键酶在光合作用中的调控机制。
1.酶功能与调控机制研究
施教耐团队首次阐明了PEP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在C4植物中的高活性特性,提出其通过构象变化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为C4作物高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2.逆境响应机制的突破
研究发现RuBisCO(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在干旱胁迫下通过蛋白互作网络维持活性,揭示了植物抗逆性与碳代谢的关联性。以下为关键酶逆境响应的对比:
酶名称 | 逆境类型 | 响应机制 | 功能影响 |
---|---|---|---|
PEP羧化酶 | 高温 | 亚基稳定性增强 | 光合效率提升 |
RuBisCO | 干旱 | 伴侣蛋白辅助折叠 | 固碳能力维持 |
NADP-苹果酸酶 | 盐碱 | 离子通道调节酶活性 | 代谢流重新定向 |
3.酶动力学模型构建
建立了磷酸酯酶家族酶的多底物协同催化模型,解释了植物体内碳代谢通量的动态平衡原理,为代谢工程提供了量化工具。
4.技术方法创新
开发了酶活性原位检测技术,实现叶片组织中PEP羧化酶活性的实时观测,突破了传统体外实验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