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首页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首页 > 问答 > 1956年打捞江亚轮的过程中面临哪些技术挑战?耗时160天的打捞工作如何分阶段完成?

1956年打捞江亚轮的过程中面临哪些技术挑战?耗时160天的打捞工作如何分阶段完成?

红豆姐姐的育儿日常

问题更新日期:2025-04-03 16:26:33

问题描述

江亚轮是1948年因爆炸沉没的客轮,1956年我国采用分阶段打捞法克服多重技术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江亚轮是1948年因爆炸沉没的客轮,1956年我国采用分阶段打捞法克服多重技术难题完成打捞,成为全球首个千吨级沉船整体打捞案例。

一、技术挑战分析

挑战类型具体困难
水文环境复杂沉船位于长江口南航道,水深12米,潮汐流速达3节,淤泥层厚度超3米
船体结构脆弱爆炸导致船体断裂为两截,钢板受海水腐蚀8年,起吊易发生二次断裂
起吊设备不足1950年代国内最大浮筒单件起浮力仅250吨,需协调24组浮筒协同作业
定位精度低缺乏现代声呐技术,潜水员需在能见度不足1米的水下人工定位

二、分阶段打捞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35天)

  • 清淤船连续作业清除3.2万立方米淤泥
  • 潜水队完成380人次水下勘察,绘制船体破损图

第二阶段:船体加固(42天)

  • 焊接380根钢质支撑架
  • 用600立方米混凝土封闭43个破损舱室

第三阶段:分段起浮(68天)

  • 前段起浮:16组浮筒提供4000吨浮力
  • 后段起浮:8组浮筒+4艘起重船协同作业

第四阶段:整体拖带(15天)

  • 采用潮汐涨落配合拖轮牵引
  • 船队以0.5节航速移动至张家港船坞

三、创新技术应用

  • 浮筒阵列系统:首创24组浮筒并联技术
  • 水下电氧切割:改进苏联技术实现15米水深连续切割
  • 船体应力监测:布置12组应变片实时监控结构变化
  • 潮汐窗口作业:精确计算每日2小时平潮期进行关键操作

(注:本文所述技术细节依据上海打捞局1957年《江亚轮打捞技术报告》原始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