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14日,高志航率中国空军第四大队在杭州笕桥上空迎战日军,首开中国空军击落敌机纪录,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战术与装备对比
项目 | 中国空军 | 日本海军航空队 |
---|---|---|
主力战机 | 霍克III型战斗机 | 三菱G3M轰炸机、九六式舰战 |
数量对比 | 27架(实际参战21架) | 13架轰炸机 |
战术策略 | 低空突袭、分散包抄 | 高空编队轰炸 |
作战环境 | 暴雨刚停,云层掩护 | 天气恶劣,能见度低 |
关键行动节点
-
临机决断
当日13时,日军13架轰炸机逼近杭州。高志航不顾霍克III型战机燃料不足,果断命令飞行员携半油升空迎敌。 -
利用气象突袭
借助云层掩护,中国战机从日机编队盲区发起俯冲攻击。高志航驾驶编号IV-1的战机,在300米距离内连续射击,首架日机尾部中弹起火。 -
协同作战模式
采用“三机编队”战术:长机吸引火力,两翼僚机交叉射击。此战共击落日机3架(另6架重伤),中方仅1架因油尽迫降。
历史影响数据
- 士气提振:次日《申报》头版报道“六比零”战果(含误传数据),全国抗战信心倍增
- 国际关注:美国《时代》杂志记载此为“中国空军首次有效反击”
- 纪念传承:国民政府将8月14日定为“空军节”,至今台湾地区仍延续此纪念日
!(注:此处可插入简笔战术图,显示中国战机从云层俯冲、包抄日机编队的动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