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利和马歇尔都是美国在特定时期派往中国进行调停的特使,他们的调停策略有着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目的、方式和态度等方面。
特使 | 目的 | 方式 | 态度 |
---|---|---|---|
赫尔利 | 支持蒋介石,助其巩固统治,建立以蒋为首的统一政府,打压中共势力 | 偏袒国民党,采取扶蒋抑共策略,要求中共交出军队和解放区政权以换取在政府中的地位 | 强硬且缺乏灵活性,不尊重中共立场,企图强迫中共接受国民党条件 |
马歇尔 | 表面上试图推动国共双方达成和平协议,避免内战,建立联合政府以维护美国在华利益 | 采取较为“中立”姿态,周旋于国共之间,组织三方谈判,推动签订一系列协议 | 相对温和,强调通过谈判协商解决问题,但实际执行中难以摆脱美国扶蒋的大方向 |
赫尔利的调停策略直接且具有明显倾向性,是为了美国支持的国民党一党专政服务;而马歇尔虽试图营造中立形象推动和平,但在本质上也难以脱离美国利益考量及对国民党的一定支持,不过方式更为隐蔽和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