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巴拿马运河主权的争议,核心历史条约包括19世纪至20世纪美国与哥伦比亚、巴拿马等签订的多项协议。
关键历史条约梳理
条约名称 | 签订时间 | 签订方 | 核心内容 |
---|---|---|---|
《比德拉克条约》 | 1846年 | 美国与哥伦比亚 | 美国获得巴拿马地峡通行权,承诺保护哥伦比亚主权。 |
《海-埃兰条约》 | 1903年 | 美国与巴拿马 | 巴拿马独立后,美国取得运河区永久控制权,并支付1000万美元补偿。 |
《托里霍斯-卡特条约》 | 1977年 | 美国与巴拿马 | 规定运河管理权于1999年移交巴拿马,结束美国长期控制。 |
争议焦点与背景
-
《比德拉克条约》的模糊性
该条约赋予美国干预巴拿马地峡的权力,但未明确界定管辖权范围,为后续主权争议埋下隐患。 -
1903年条约的强制性质
巴拿马独立后与美国签订的运河协议被批评为“不平等条约”,美国以军事存在为后盾,实际掌控运河区并排斥巴拿马参与管理。 -
1977年条约的转折意义
通过国际舆论压力和外交谈判,巴拿马逐步收回主权,最终确立1999年全面接管运河的合法框架。
以上条约的签署与修订,反映了巴拿马运河从殖民时代到主权回归的复杂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