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的国际会议对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战败国制定了包括领土调整、赔偿及非军事化等处理方案。
涉及战败国的会议及处理内容
会议名称 | 时间 | 主要战败国 | 核心条款 |
---|---|---|---|
波茨坦会议 | 1945年7月 | 德国 | 分区占领、解除武装、战争赔偿、纳粹清算 |
旧金山和会 | 1951年9月 | 日本 | 主权限制、领土放弃(如台湾归还中国)、赔偿 |
巴黎和会 | 1946年7月 | 意大利、匈牙利等 | 领土割让(如意大利失去非洲殖民地)、裁军 |
具体实施措施
- 领土调整
- 德国:奥得河-尼斯河线以东领土划归波兰,东普鲁士由苏联管理。
- 日本:放弃对朝鲜、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主权。
- 军事限制
- 德国:禁止重建空军、大规模裁减陆军。
- 意大利:军队规模限制至30万人以内。
- 经济赔偿
- 日本:向东南亚国家支付实物赔偿(如工业设备)。
- 匈牙利:向苏联、南斯拉夫等国提供农产品及资源。
国际监督机制
- 盟国管制委员会:负责监督德国非军事化进程。
- 远东委员会:协调对日政策,确保其履行条约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