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在19世纪末因英国殖民压力、地缘战略失衡及内部统治脆弱性,被迫接受不平等的杜兰线划界协议。
背景与关键事件
时间 | 事件 | 影响 |
---|---|---|
1893年11月 | 英阿签订《杜兰协定》 | 确立阿富汗与英属印度边界线 |
1880-1901年 | 阿卜杜尔·拉赫曼汗统治期 | 阿富汗中央集权强化但外交受限 |
直接原因
-
英国殖民扩张需求
英国为巩固南亚统治,需划定清晰边界以遏制俄国南下(“大博弈”背景)。阿富汗作为缓冲国,成为英俄争夺焦点。 -
军事与经济胁迫
1880年代英国通过两次侵阿战争,迫使阿富汗承认其外交主导权。拉赫曼汗若拒绝杜兰线,将面临战争与资源封锁风险。 -
内部统治危机
拉赫曼汗统一阿富汗过程中,需英国支持以镇压部族叛乱。接受杜兰线成为换取政权稳定的交易条件。
地缘政治博弈后果
- 阿富汗丧失普什图族聚居区(今巴基斯坦西北部),埋下后续阿巴领土争议隐患。
- 英国通过“分而治之”策略削弱阿富汗对边境控制,强化对印度次大陆的殖民管理。
决策者困境
阿卜杜尔·拉赫曼汗在回忆录中称:“如同两狮争食,中间的羊只能选择被一方吞噬,或暂时妥协求生。”反映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被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