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所处时代中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他翻译《天演论》并改动原著,意在借其思想唤起国人救亡图存意识,下面详细分析原因。
社会环境因素
当时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国家处于生死存亡之际。传统封建思想仍有强大影响力,民众思想较为保守。严复希望通过对《天演论》的创造性翻译,传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激发国人的危机感和变革意识,推动社会变革以挽救民族危亡。例如甲午战争失败后,民族情绪悲愤,此时《天演论》中强调的自强观念犹如一剂猛药,让国人意识到必须变革才能生存。
传播目的考量
赫胥黎原著主要围绕生物进化论展开,严复改动后更侧重于将其应用到人类社会领域。他想以此来警醒国人,在国际竞争中若不自强就会被淘汰。比如将原著中关于生物进化的论述引申到国家、民族层面,让国人明白国家如同生物个体一样,需要不断发展进步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立足。
文化融合需求
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差异巨大,直接翻译可能导致国人难以理解和接受。严复在翻译时结合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如将“evolution”翻译为“天演”,借助中国古代“天”的概念,使国人更容易理解和认同。同时,他还融入了儒家、道家等思想元素,实现了西方思想与中国文化的融合,让《天演论》更符合国人的文化认知和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