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首页 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中文/English
首页 > 问答 > 清廷五大臣启程出洋考察:晚清政治改革的关键转折

清廷五大臣启程出洋考察:晚清政治改革的关键转折

糖葫芦

问题更新日期:2025-07-24 08:18:37

问题描述

1905年12月,清廷派出五大臣分赴欧美日本考察宪政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1905年12月,清廷派出五大臣分赴欧美日本考察宪政,此举标志着晚清政治改革的转折点,试图通过效仿西方制度挽救统治危机。

政治考察团的组建背景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清廷面临内忧外患:甲午战败、八国联军侵华使主权沦丧,革命党势力崛起,社会矛盾激化。1904年日俄战争中,日本以君主立宪国战胜沙俄专制国,引发清廷内部震动。部分官员与士绅认为,唯有效仿日本立宪才能“皇位永固”“内乱可弭”。

1905年7月,清廷颁布谕旨,派遣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五大臣出洋考察。然而,9月革命党人吴樾在正阳门车站引爆炸弹,导致绍英重伤、行程推迟。清廷最终调整人选,改派尚其亨、李盛铎,分两路启程。

考察路线与核心任务

考察团分为两路:

  1. 第一路(1905年12月2日出发):戴鸿慈、端方率队,访问美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丹麦、瑞典、挪威、荷兰等12国,重点研究议会制度、军事工业及教育体系。
  2. 第二路(1905年12月11日出发):载泽、尚其亨、李盛铎率队,考察日本、英国、法国、比利时,侧重君主立宪政体运作。
考察重点国家核心考察内容
日本天皇权力与议会制度设计
德国宪法框架、军事管理及工业技术
美国国会运作与地方自治
英国君主立宪下的内阁责任制

考察成果与改革建议

五大臣行程逾8个月,参访议院、大学、工厂等机构,会见伊藤博文、德皇威廉二世等政要。归国后,载泽呈递密折,强调立宪可“固皇权、弭内乱、御外侮”,并列举日本天皇保留17项实权的模式。戴鸿慈、端方则主张效仿德国“法律至上”原则,提议设立责任内阁与资政院。

1906年9月,清廷颁布《宣示预备立宪谕》,宣布“仿行宪政”,但以“规制未备、民智未开”为由拖延实施。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虽确立君主专制,却因“皇族内阁”等倒退举措引发立宪派失望,加速了清廷崩溃。

争议与历史评价

五大臣出洋被革命党视为“假立宪”骗局。吴樾在遗书《暗杀时代》中直言:“立宪为专制之变相,必以流血破之”。部分保守官员亦反对变革,如内阁学士文海批评立宪“违背祖宗成法”。

尽管改革最终失败,五大臣考察客观上推动了近代政治启蒙。其编纂的《欧美政治要义》《列国政要》等文献,系统引入西方制度概念,为民国初年宪政实践奠定基础。

附:五大臣考察关键事件时间线

时间事件
1905年7月清廷下谕派遣五大臣出洋考察
1905年9月24日吴樾刺杀事件,考察延期
1905年12月两路考察团分批启程
1906年7-8月考察团归国,提交宪政报告
1906年9月1日清廷宣布“预备立宪”

相关文章更多

    载淳在位期间清廷采取了哪些重要军事举措来镇压农民起义? [ 2025-07-17 10:52:20]
    载淳即同治皇帝,在位期间(1861-1875年),

    返京后清廷对民间宗教活动的管控措施有哪些变化? [ 2025-07-17 07:21:43]
    返京通常指的是庚子事变后慈禧太后与光绪帝自西安返

    清廷是在哪一年公布厘定中央官制方案的?这一决策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 2025-07-17 04:02:56]
    清廷于1906年公布厘定中央官制方案。这一决策是晚清政治改革的重要举措,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

    赵尔丰在任四川总督期间,如何处理清廷与地方绅商之间的矛盾? [ 2025-07-14 06:25:16]
    赵尔丰任四川总督时,清廷与地方绅商矛盾主要源于铁路国

    清廷在人事任命上如何体现“满人主导”?例如军机大臣和各部尚书中的满汉比例如何? [ 2025-07-09 19:29:03]
    清廷在人事任命上“满人主导”特征明显,通过关键职位安排、满汉比例设

    五大臣出洋考察的具体路线和访问国家有哪些? [ 2025-07-09 04:35:12]
    1905年,清政府为了预备立宪,派遣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绍英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考察团

    清廷为李鸿章的逝世采取了哪些官方追悼和纪念措施? [ 2025-06-29 17:46:51]
    李鸿章于1901年11月7日逝世,清廷对其离世极为重

    1880年清廷为何决定招抚关东金王韩宪宗? [ 2025-06-21 13:29:23]
    1880年,清朝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此时决定招抚关东金王韩宪宗,与当时的

    张之洞去世后,其“东南互保”政策对清廷统治有何深远影响? [ 2025-05-26 00:26:18]
    张之洞在晚清历史上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东南互保”是他在特定历史

    清廷派遣五大臣出洋考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025-05-25 11:42:19]
    20世纪初,国内外局势动荡,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在此背景下,派遣五大臣出洋考察是其寻求变

    条约中提到的“皇族内阁”对清廷外交决策有何负面影响? [ 2025-05-23 01:31:52]
    晚清“皇族内阁”以满洲亲贵为核心,权力高度集中,导致外交决策脱离实际且缺乏专业性。一、决策体系封闭

    事件中“田亩加赋”政策如何激化了民众与清廷的矛盾? [ 2025-05-22 07:59:54]
    田亩加赋政策是清廷在特定历史事件中采取的一项财政举措,却对民众与清廷的关系产生了极大的负

    清廷为何选择通过招抚而非武力解决韩宪宗问题? [ 2025-05-20 20:21:28]
    韩宪宗活跃于晚清东北,拥众盘踞夹皮沟采金。清廷面对他的势力,未用

    刘坤一为何被清廷称为“国家柱石之臣”? [ 2025-05-20 05:13:04]
    晚清重臣刘坤一凭借军事才能、外交斡旋与改革实践,成为清廷

    傅弘烈西进行动对清廷后续处理广西叛乱的战略部署产生了哪些影响? [ 2025-05-16 18:11:27]
    傅弘烈西进行动在当时局势下意义重大,它不仅改变了军事态势,还对清廷后续战略决策起到了关键

    五大臣出洋考察的成果与局限性在近代中国宪政史上有何评价? [ 2025-05-03 09:12:45]
    五大臣出洋考察是晚清预备立宪的重要环节,其成果与局

    清廷对王茂荫改革建议的斥责理由是什么? [ 2025-04-29 16:54:41]
    王茂荫在咸丰年间提出货币改革主张,试图缓解财政危机,但

    清廷在事件后的应对策略如何加速了自身的灭亡? [ 2025-04-16 10:34:25]
    晚清政府在内外危机中推行的政策缺乏系统性与实效性,进

    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2025-04-07 15:14:08]
    1905年,清政府派遣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这

    石达开被害后,清廷如何利用此事进行政治宣传? [ 2025-04-06 16:17:52]
    石达开作为太平天国重要将领,他的被害是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