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鸿昌在任宁夏省主席期间,特制了一只写有“作官即不许发财”的茶壶送给部下,这简单的话语蕴含着他极为高尚的精神品格。
廉洁奉公精神
吉鸿昌深知官场贪污腐败之风盛行,他提出“作官即不许发财”,表明他坚决抵制以权谋私、中饱私囊的行为。在当时军阀混战、官员普遍贪腐的大环境下,他洁身自好,保持着清廉的作风。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当官不是为了个人的财富积累,而是为了服务民众、造福一方。例如,他在治理地方时,严格管理财政,将资金真正用到民生建设、军队建设等实处,而不是装进自己的口袋。这种廉洁奉公的精神,使他赢得了士兵和百姓的尊敬与爱戴。
爱国爱民情怀
这一信条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爱。吉鸿昌认为官员的职责是守护国家、为百姓谋福祉。他将自己的精力和心血都投入到为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中。他积极组织和参与抗日活动,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在他看来,当官就应该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而发财的私欲会蒙蔽双眼,阻碍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脚步。他的爱国爱民情怀化作实际行动,激励着无数人投身到保家卫国的事业中。
担当奉献意识
“作官即不许发财”反映出吉鸿昌强烈的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他愿意承担起为官的责任,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为人民的安居乐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不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而是把精力放在解决社会问题、推动地方发展上。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从不退缩,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他的担当奉献为身边的人树立了榜样,也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让人们看到了一位真正的官员应有的形象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