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田中奏折》奠定了日本对外侵略尤其是侵华的总体战略框架,1942年日本根据战局变化推出新策略,二者存在延续与差异。
延续性
- 扩张目标一致:《田中奏折》明确提出“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将侵华作为实现称霸世界的关键步骤。1942年日本虽处于战争胶着状态,但仍未放弃征服中国进而称霸亚洲的野心,持续在中国战场投入大量兵力和资源,试图完全控制中国,为其进一步扩张奠定基础。
- 经济掠夺本质相同:《田中奏折》强调对中国资源的掠夺,以满足日本国内经济发展和战争需求。1942年日本在华推行“以战养战”策略,加紧对占领区的经济搜刮,掠夺煤炭、钢铁等战略资源,控制金融、交通等经济命脉,利用中国的人力和物力维持战争,本质上都是对中国经济的残酷掠夺。
差异性
方面 | 《田中奏折》侵略计划 | 1942年日本对华新策略 |
---|---|---|
侵略方式 | 强调武力征服为主,通过军事打击迅速占领中国领土,逐步实现其侵略目标。 | 由于陷入持久战且在太平洋战场面临压力,军事上难以继续大规模推进,改为采取“治安强化运动”“清乡”等手段,加强对占领区的控制,同时利用伪军维持地方秩序,减少自身兵力投入。 |
政治策略 | 主张直接殖民统治,建立傀儡政权来掌控中国政治,以实现对中国的全面控制。 | 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采取“以华制华”策略,扶持更多傀儡政权并给予一定表面上的“自治权”,妄图分裂中国内部团结,分化抗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