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于1983年取消布票制度后,纺织品市场出现明显波动,消费需求逐步释放。
政策调整前后的销售对比
根据历史经济统计资料,1982—1985年主要纺织品销售数据如下:
品类 | 1982年销量(亿米) | 1985年销量(亿米) | 增长率 |
---|---|---|---|
棉布 | 82.9 | 71.2 | -14% |
化纤布 | 28.5 | 51.6 | +81% |
混纺布 | 15.3 | 34.8 | +127% |
数据特征
- 棉布销量下降:布票取消后,棉布因产能有限,转向开放市场,短期供应不足导致价格上升,抑制了部分消费。
- 化纤产品爆发:化纤布和混纺布因生产周期短、成本低,迅速填补市场需求缺口,成为增长主力。
区域市场差异
- 城市与农村分化:城市居民更倾向购买高价混纺制品,农村地区仍以棉布为主,但受限于收入增速,消费升级较慢。
- 东部沿海先发优势:纺织业发达的江浙地区,企业快速调整生产结构,化纤布产量3年内翻倍。
长期市场影响
取消票证推动纺织业从计划模式转向市场化竞争,企业开始注重产品创新与渠道拓展,为90年代行业全面开放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