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600作为全球最大水陆两栖飞机,其首飞标志着我国在航空应急救援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为灾害救援提供关键装备支撑。
一、提升复杂环境救援能力
AG600具备4500公里航程和12小时滞空时间,可在台风、洪水等灾害中执行物资投送、人员搜救任务。与传统救援方式对比:
指标 | 传统直升机 | AG600飞机 |
---|---|---|
最大航程 | 约800公里 | 4500公里 |
载重能力 | 5吨以下 | 50吨(含12吨汲水量) |
起降条件 | 需专用场地 | 陆地/水面均可起降 |
二、填补关键领域装备空白
- 多场景覆盖:适用于森林灭火(20秒汲水12吨)、海上搜救(抗浪能力2米)、偏远地区投送等场景。
- 技术自主化:国产化率超90%,突破气水动布局、高耐腐蚀结构等核心技术,降低对外依赖。
三、优化应急救援协同网络
AG600可与卫星、无人机、地面救援队伍联动,构建“空-天-地”一体化体系。例如:
- 快速响应:1小时内抵达南海任何区域
- 数据互通:实时传输灾区影像至指挥中心
- 资源整合:与运-20等机型形成任务互补
四、增强国际救援话语权
作为《国际航空救援公约》缔约国,AG600的列装使我国具备参与跨国联合救援的能力,如东南亚海啸、环太平洋火灾等场景,展现大国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