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群体是网络时代的核心参与者,本次大赛通过竞赛机制与知识融合,为青少年构建了立体化的学习场景,推动网络知识普及向纵深发展。
1.激发主动学习兴趣
竞赛设置的闯关、答题积分等环节,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游戏化体验。例如,部分赛题以“破解网络漏洞”“搭建虚拟防火墙”为任务,促使参赛者主动查阅资料、分析案例。
2.强化实践应用能力
大赛内容覆盖以下领域,通过实际操作提升技能:
知识模块 | 实践形式 | 成果示例 |
---|---|---|
网络安全 | 模拟攻防演练 | 识别钓鱼网站、数据加密 |
信息检索 | 限时数据库查询任务 | 筛选有效信息并形成报告 |
编程基础 | 简易代码编写与调试 | 开发小型网页或应用程序 |
3.构建系统知识框架
参赛者需掌握从基础概念到前沿技术的完整链路:
- 底层逻辑:网络协议、数据传输原理;
- 应用层知识:社交媒体算法、人工智能伦理;
- 政策法规:《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条款。
4.推动社会资源整合
大赛联合企业、学校与技术平台,提供以下支持:
- 开放腾讯云、阿里云实验环境供选手实操;
- 高校教授录制配套课程,解析区块链、元宇宙等热点;
- 设立区域线下工作坊,覆盖三四线城市青少年群体。
5.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通过案例分析题设计,引导青少年识别网络陷阱:
- 模拟“游戏代充诈骗”场景,要求提出应对方案;
- 分析虚假新闻传播路径,训练信息鉴别能力;
- 设计隐私保护方案,如社交账号权限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