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首页 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中文/English
首页 > 问答 > “抓革命、促生产”方针的理论基础与毛泽东的哪些政治思想密切相关?

“抓革命、促生产”方针的理论基础与毛泽东的哪些政治思想密切相关?

可乐陪鸡翅

问题更新日期:2025-07-23 21:44:28

问题描述

“抓革命、促生产”是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方针,其核心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抓革命、促生产”是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方针,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革命推动生产发展,这一思想植根于毛泽东政治理论体系的多个维度。

毛泽东政治思想与方针的内在联系

毛泽东政治思想与方针的关联表现具体理论来源
阶级斗争为纲强调革命斗争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矛盾论与实践论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以促进生产《矛盾论》《实践论》
群众路线与自力更生发动群众参与革命与生产,实现自主发展延安时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政治挂帅与思想先行通过政治教育统一思想,保障生产方向大跃进时期“政治是统帅”的论述
继续革命理论革命需持续深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1967年《五一六通知》相关阐释

1.阶级斗争理论的核心支撑

毛泽东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他提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主张通过激烈斗争打破旧秩序。这一逻辑延伸至经济建设领域,形成“抓革命”以清除阻碍生产的旧势力、“促生产”以建立新经济结构的互动模式。例如,土地改革通过消灭地主阶级,直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矛盾学说的具体运用

《矛盾论》中关于“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转化”的理论,为方针提供了方法论基础。毛泽东在1956年中共八大期间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成为核心问题。通过革命手段调整生产关系(如公有制改造),被视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路径。

3.群众运动的生产力转化

从延安大生产运动到人民公社化运动,毛泽东始终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在《论联合政府》中明确:“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的好坏,归根结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得到发展。”将群众革命热情转化为生产动力,既符合“精神变物质”的哲学观,也构成“促生产”的实践机制。

4.政治与经济关系的重构

毛泽东突破传统经济决定论,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这种“政治挂帅”思想,将意识形态建设视为保障生产方向的先决条件。例如三线建设中“备战备荒”的战略,便是政治目标直接牵引生产力布局的典型案例。

相关文章更多

    十条规定中有哪些内容与后续“抓革命、促生产”方针的深化相关联? [ 2025-07-15 16:01:02]
    “抓革命、促生产”方针的深化与十条规定中的多项条款存在直接或间接关联,

    “抓革命、促生产”方针如何影响后续中国政治与经济路线的制定? [ 2025-07-08 22:01:58]
    “抓革命、促生产”方针是特定历史时期提出的口号,它对后续中国政治与经济路线制定

    1967年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派如何实践“抓革命、促生产”以应对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 2025-06-21 16:01:08]
    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派通过夺权、批判与生产结合等方式,在运动中维持工业运转并抵制旧体制影响。主要

    斯宾诺莎提出的“政治的目的是自由”如何为启蒙运动奠定理论基础? [ 2025-06-21 14:13:53]
    斯宾诺莎“政治的目的是自由”这一观点对启蒙运动理论基础的奠定有着多方面

    “抓革命、促生产”方针如何协调文化大革命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 [ 2025-05-22 19:17:06]
    该方针通过强调政治运动与经济建设并行,试图在维持社会动员的同时保障基础生产活动,但实际操作中存

    即兴钢伴需要掌握哪些和弦编配与和声理论基础知识? [ 2025-05-21 08:12:06]
    在即兴钢伴中,究竟需要掌握哪些和弦编配与和声理论基础知识呢?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和弦编配基础知

    优生法的理论基础是否源自达尔文的进化论? [ 2025-05-16 11:08:19]
    优生法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提高人口质量,减少遗传疾病的发生。探讨其理论基础是否源自达尔文的进化论

    上海“抓革命、促生产火线指挥部”的成立有何目的?如何取代原有党政机构? [ 2025-04-20 08:55:05]
    1967年初,上海“一月风暴”导致党政系统瘫痪,该指挥部以维持社会秩序、恢复生产为由建立,成为过渡

    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十条规定》协调革命与生产秩序 [ 2025-03-19 13:29:10]
    196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十条规定(草案)》,试图在文化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