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2年前的今天,1972年4月13日(农历1972年2月30日),我国恢复在万国邮联的合法权利。
万国邮联是万国邮政联盟的简称。1874年,22个国家的代表在瑞士首都伯尔尼举行第一次国际邮政代表大会,签订了一项邮政公约即《伯尔尼条约》,并决定成立邮政总联盟。1878年,邮政总联盟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修改后的《伯尔尼条约》改名《万国邮政公约》,并将该组织名称定为万国邮政联盟。1948年,万国邮联正式成为联合国关于国际邮政事务的专门机构,总部仍设在瑞士的伯尔尼。万国邮联现有会员国175个,这就是说,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加入了这个组织。万国邮联的宗旨是组织和改善国际邮政业务,促进国际邮政领域内的合作,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技术援助活动。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通信上的应用,邮政的发展大为逊色,但它以投资少,可传递不同信息量的实物,保密性强,感情sè彩丰富等特点,仍然受到人们的青睐。
我国于1914年3月1日加入万国邮联,但由于台湾问题,新中国曾一度被万国邮联拒之门外。1972年4月13日万国邮联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在万国邮联中的唯一合法代表。现在我国任万国邮联执行理事会和邮政研究咨询理事会的理事国。其实,我国的邮政源远流长。早在殷周时代就出现了传递信息的邮驿,公文、公函都靠驿卒飞马传递,这种形式一直沿续几千年。直到清末才出现了近代邮政,结束了邮政只为官方传递文书的历史。有趣的是,与其它国家不同,中国是先有邮票,后有邮局。1878年,中国就发行了第一套邮票——大龙票,而到1896年邮政总局才成立。原来,1857年清政府承担了各国使馆信差的责任,后来又商定,各国使馆文书交中国同驿站代寄。1865年清政府将各使馆文书的投递交给总税务司署办理。海关收寄邮件的范围逐渐扩大,便于1878年开始发行大龙邮票。大龙邮票上虽然印有大清国邮政局字样,但那时邮政局实际上还未正式成立。直到1896年,邮政才从海关中独立出来,正式开办邮局。
[ 1695 年 ] 4月13日 法国诗人让·德·拉封丹逝世
[ 1743 年 ] 4月13日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诞辰
[ 1901 年 ] 4月13日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赵世炎出生
[ 1904 年 ] 4月13日 俄舰队司令在海战中葬生
[ 1919 年 ] 4月13日 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 1919 年 ] 4月13日 阿姆利则惨案
[ 1939 年 ] 4月13日 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
[ 1941 年 ] 4月13日 日苏中立条约签订
[ 1944 年 ] 4月13日 苏联收复刻赤半岛
[ 1945 年 ] 4月13日 苏联红军收复维也纳
[ 1949 年 ] 4月13日 国共两党就国内和平协定举行谈判
[ 1950 年 ] 4月13日 新中国第一部法规《婚姻法》诞生
[ 1957 年 ] 4月13日 黄河上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
[ 1964 年 ] 4月13日 普瓦捷赢得奥斯卡金奖
[ 1972 年 ] 4月13日 我国恢复在万国邮联的合法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