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6年前的今天,1908年5月23日(农历1908年4月24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约翰·巴丁出生。
约翰·巴丁(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美国物理学家,因晶体管效应和超导的BCS理论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巴丁1908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麦迪逊市,1923年进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电机工程系学习, 1928年取得学士学位,1929年取得硕士学位。毕业后巴丁留校担任电机工程研究助理。1930年到1933年期间,巴丁在匹兹堡海湾实验研究所从事地球磁场及重力场勘测方法的研究。1933年巴丁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在E.P.魏格纳的指导下研究固体物理学。1935年到1938年期间任哈佛大学研究员,并于1936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1938年到1941年间,巴丁担任明尼苏达大学助理教授,1941年到1945年在华盛顿海军军械实验室工作,1945年到1951年在贝尔电话公司实验研究所研究半导体及金属的导电机制、半导体表面性能等问题。1947年和同事布拉顿发明了半导体三极管,一个月后,肖克利发明了PN结晶体管,三人因发现晶体管效应共同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0年代早期,巴丁就已经开始考虑超导电性的问题。他意识到电子与声子的相互作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953年,施里弗来到伊利诺伊大学,在巴丁的指导下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并选择超导问题作为博士论文题目。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杨振宁推荐下,刚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不久的库柏开始与巴丁和施里弗进行合作。1957年,巴丁和库珀、施里弗共同创立了BCS理论,对超导电性做出了合理的解释。他们三人也因此获得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巴丁也成为第一位,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
[ 1052 年 ] 5月23日 法兰西国王腓力一世出生
[ 1618 年 ] 5月23日 布拉格掷出窗外事件爆发
[ 1707 年 ] 5月23日 瑞典著名博物学家“分类学之父”卡尔·林奈出生
[ 1906 年 ] 5月23日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逝世
[ 1908 年 ] 5月23日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约翰·巴丁出生
[ 1914 年 ] 5月23日 袁世凯改革全国地方官制
[ 1915 年 ] 5月23日 意大利退出三国同盟以后与奥地利开战
[ 1917 年 ] 5月23日 黎元洪免去段祺瑞的国务总理职务
[ 1917 年 ] 5月23日 混沌理论之父,蝴蝶效应的发现者罗伦兹出生
[ 1927 年 ] 5月23日 唐继尧病逝
[ 1927 年 ] 5月23日 中国甘肃古浪发生8.0级地震
[ 1928 年 ] 5月23日 米老鼠诞生
[ 1937 年 ] 5月23日 洛克菲勒病逝
[ 1945 年 ] 5月23日 第三帝国土崩瓦解
[ 1945 年 ] 5月23日 丘吉尔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