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8 13:47:58 阅读:330
尤其是当孩子出现顶嘴的情况时,大人说一句孩子顶十句,这个时候的孩子真的会“气死人”。
其实,顶嘴未必是坏事,换个思路,这有可能是孩子发出的求助信号。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顶嘴是源自他的无助和困惑。
当父母告诉他不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们认为自己的权利被剥夺却无力反抗,愤怒中不自觉地用回嘴来寻找一份心理平衡。
随着孩子长大,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常常有和父母“对着干”的心思,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不想被父母主导,才会顶嘴。
当父母说“不行”的时候,孩子顶嘴,只是遵循内心的真实想法,用语言表达自己心里的不满。
其实,这时父母通过孩子顶嘴时说的话,也能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
但如果孩子一顶嘴,父母就动怒,实际上是压抑了孩子的思想,不给孩子发言的权力,这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而那些允许孩子顶嘴的父母,不仅可以在孩子努力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听到孩子的心里话,也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
实验证明,有强烈反抗倾向的儿童,84%的人成年后意志更坚强,更有独立分析、决策的能力。
允许孩子顶嘴,其实是在培养他的独立思想和思考能力。
孩子顶嘴应如何应对?
虽然孩子顶嘴,并不见得是什么坏事,大多父母还是觉得,孩子总顶嘴,这也不是办法啊!
没错,允许孩子顶嘴,并不意味着要放任孩子。
反抗式顶嘴
孩子反抗式顶嘴一般就是不想按照父母说的做。
你让他学习,他会说:“凭什么你能看手机,我就得学习?”
这时,如果你用“我是你妈”压制他,往往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直接搬出家长身份去“命令”、“教训”,极易抹杀孩子宝贵的自主意识。
我们可以先认同孩子的感受,然后再听听他心里真正的想法。
我们可以说:“你是不情愿么?你是怎么想的,可以跟妈妈说说么?”
这样说,既认同了孩子的感受,又用“平等”代替了“权威”,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样一来,孩子也更愿意和父母沟通。
逃避式顶嘴
孩子逃避式顶嘴,一般会说:“我就是做不到!”、“急什么,又不着急”、“不用你教,我知道怎么做”……
其实,这就是孩子对于做某件事的逃避。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家长说:“那好吧,先不做了。”就容易让孩子养成遇事退缩的习惯。
父母过度的妥协,很容易助长孩子软弱的性格,慢慢地,孩子很容易遇到难事就逃避,碰见坎坷就放弃。
所以父母这时可以以鼓励为主:
“别急,妈妈帮你一起看看哪里不会,我们一起把它解决好不好?”
要引导孩子直面问题,婉拒孩子的借口,让孩子养成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乱发脾气”式顶嘴
发脾气式的顶嘴,往往是孩子已经不耐烦了:“催催催,就知道催”、“别管我了!烦死了”……
面对暴躁的孩子,很多家长本想耐心引导,可一张嘴就成了回怼、怒骂。
狠毒的话只要说出口,句句都是割在孩子心头的刀,你骂他、训他,虽然镇住了孩子,却把他推得更远了。
这时候虽然我们很生气,但还是要耐心缓和孩子的敌意:
“是妈妈太着急了,你其实全记着,不用妈妈提醒,是不是?”
这样可以先暂时“退一步”给孩子台阶下,然后再以退为进,让孩子去面对事情、解决事情。
面对爱顶嘴的孩子,家长的引导非常重要。
家长可以根据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解决孩子顶嘴的问题。
也许会有家长认为这些情况都太例外,不太好使用。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解决亲子矛盾,我还整理了以下3句万能公式,有需要的家长可以收藏。
在孩子顶嘴时巧妙运用,化解矛盾~
1. “虽然你现在很生气,但还是要等冷静下来再谈。”
当孩子和父母顶嘴时,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愤怒,难以冷静下来面对孩子的失控。
父母如果是这种状态,那么孩子也会随着父母愤怒的情绪变得越来越失控。父母在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时,应保持平常心,沉着冷静地告诉孩子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等待孩子情绪稳定后再进行沟通。
当孩子和父母都冷静下来时,大脑会处于最理智的状态,此时进行交流会更顺畅。在面对孩子的情绪表达时,父母需要耐心倾听,不管是谁,在情绪激动时都会难以控制自己的言行,甚至可能说出或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
有些孩子可能会用“我恨你们”、“讨厌你”等言语表达不满,这种表达方式会伤害到父母。父母要告诉孩子这样的表达方式很伤人,是不恰当的。父母要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发泄自己的情绪,并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不被接受的,避免孩子养成出口伤人的不良习惯。
当孩子顶嘴时,父母可以尝试理解孩子的感受,与孩子商量解决问题。很多时候,孩子顶嘴是因为父母的行为让他们感到内心不舒服,甚至认为父母不尊重自己。这时,父母可以适当哄哄孩子,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机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作为家长要善用教育技巧,记住这三点:冷静应对、合理沟通、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样,孩子长大后不仅会感激你的教育,也会更有出息。
游戏中两位逃家孩子的主线剧情如何与环境探索相结合? [ 2025-07-28 13:37:14]
在游戏里,要怎样让两位逃家孩子的主线剧情和环境探索完美结合呢?下面有几个方法值得探讨。
父母如何引导孩子从小建立“慢慢习惯”以培养自律能力? [ 2025-07-28 13:32:42]
如何通过日常小事培养孩子的耐心?核心方法与实践案例方法维度
渝小丫离婚后与安徽小伙海洋的姐弟恋进展如何?双方家长见面后是否有进一步计划? [ 2025-07-28 13:09:42]
两人关系是否已获双方家庭认可?近期,关于渝小丫与安徽小伙海洋的姐弟恋进展
在儿童手工活动中,如何安全地教授折纸小刀的制作方法?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 2025-07-28 12:43:40]
安全教学核心原则原则具体措施法律依据工具选择使用圆头塑料剪刀或儿童
一年级拼音怎么读?孩子常见发音错误如何纠正? [ 2025-07-28 12:33:17]
一年级拼音怎么读?孩子常见发音错误如何纠正
尿床王的遗传倾向是否与父母的发育阶段密切相关? [ 2025-07-28 11:55:56]
尿床王的遗传倾向真的和父母发育阶段密切相关吗?目前研究表
““小喇叭开始广播啦”中的“故事爷爷”孙敬修为孩子们讲过哪些经典故事?” [ 2025-07-28 11:50:24]
这些故事为何能跨越时代成为儿童文学经典?
玛丽·摩西生育了10个孩子,这对她的艺术创作有何影响? [ 2025-07-28 11:46:23]
玛丽·摩西通常指安娜·玛丽·罗伯逊·摩西,人们更熟悉她的“摩西奶奶”这一称呼。她生育10个孩子对
熊孩子火锅店事件中,父母为何成为舆论焦点? [ 2025-07-28 11:43:19]
当孩子在公共场合大闹火锅店,父母沉默不语的画面被曝光后,这场风波为何迅速演变为全民对父
林天骄父母的离婚证事件对角色性格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 2025-07-28 11:43:08]
这一事件如何具体塑造了林天骄的防御机制?核心影响维度分析性格特征具体表现深层动因
佛教中的“七世父母”具体指什么?其与传统观念中的“七代祖先”有何本质区别? [ 2025-07-28 11:36:29]
佛教中的“七世父母”与传统“七代祖先”差异解析佛教语境中的“七世父母”源自《盂兰盆经》,指众
如何通过“家庭树”活动帮助孩子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属称谓和血脉关系? [ 2025-07-28 11:09:33]
怎样能借助“家庭树”活动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家庭成员
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可以设计哪些角色扮演游戏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 2025-07-28 10:50:48]
在幼儿园里,经典儿歌“唐僧骑马咚那个咚”朗朗上口,那究竟可以设计哪些角色扮演游戏来充
刘晓庆在访谈中如何解释自己“不生孩子的原因”? [ 2025-07-28 10:44:06]
刘晓庆在访谈中到底是怎样解释自己不生孩子的原因呢?刘晓庆曾在访谈中
如何通过英语儿歌视频培养孩子的发音准确性? [ 2025-07-28 10:43:41]
现在的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英语启蒙,而发音准确
如何通过小孩子的视频内容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 2025-07-28 09:49:28]
这是否意味着数字时代下传统教育方式的革新?孩子视频创
儿童爵士舞对提升孩子的身体协调性有哪些具体方法? [ 2025-07-28 09:32:39]
如何通过爵士舞培养孩子的空间感知能力?爵士舞通过多元化的动作设计和节奏训练,能有效提升儿童的空间
小孩滚下楼梯视频被传播后,家长应如何正确应对舆论与心理压力? [ 2025-07-28 09:32:02]
小孩滚下楼梯视频被传播出去后,家长究竟该如何正确应对舆论与心理压力呢?一、调整
如何通过《激活情商孩子的人生更出彩》理解听宇提出的“情商培养四步法”? [ 2025-07-28 09:29:30]
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家庭实践?《激活情商孩子的人生更出彩》一书以“情商培养四步法”
如何评估婴儿早教视频的互动性设计是否符合儿童心理学规律?家长应如何参与视频后的延伸教育? [ 2025-07-28 09:21:56]
如何判断早教视频是否科学?家长如何把“屏幕时间”变成成长契机?评估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