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9-17 06:10:33 阅读:413
1930年12月27日,中国工农红军在***、朱德指挥下打响第一次反“围剿”战役,以四万兵力粉碎国民党十万大军进攻,开创人民战争新纪元。
1930年10月,蒋介石结束中原大战后,调集7个师约10万兵力,任命江西省主席鲁涤平为总司令、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对中央苏区发起“分进合击”式围剿。国民党军分三路进犯:公秉藩新编第五师由吉安向东固推进,张辉瓒第十八师由永丰南下,谭道源第五十师占领源头,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面对装备精良的敌军,***提出“诱敌深入”战略,将红军主力4万人从赣江以西转移至宁都、兴国一带,利用苏区群众基础、地形优势实施“大步撤退、集中歼敌”的战术。
对比维度 | 国民党军 | 红军 |
---|---|---|
兵力规模 | 10万人(7个师) | 4万人(红一方面军) |
装备水平 | 德式步枪、重炮、无线电台 | 汉阳造步枪、少量机枪 |
战术特点 | 长驱直入、分进合击 | 诱敌深入、运动歼灭 |
12月27日战役打响后,红军以红十二军第三十五师佯装主力吸引公秉藩部,真正的主力则隐蔽于龙冈山区。30日凌晨,赣南山区大雾弥漫,红军趁势发起总攻:
此役全歼第十八师师部及两个旅9000余人,缴获枪支9000余支、子弹百万发,红军首次实现“整师歼灭”的战役目标。
龙冈大捷后,红军乘胜追击谭道源第五十师。1931年1月3日,红十二军抢占东韶南部制高点,红三军团从北侧突袭。经8小时激战,歼灭第五十师半数兵力,残部逃向抚州。至此,国民党军“围剿”链条彻底断裂,其余各部仓皇撤离苏区。
此役开创了三个军事创新:
粟裕在回忆录中评价:“龙冈战役证明,依托根据地的军民协同作战,能够十倍放大红军的战斗力”。
第一次反“围剿”胜利使中央苏区扩展至28个县,控制区域达5万平方公里。1931年2月,中共中央特别嘉奖电文中称:“此役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了新的光荣一页”。***在《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写下“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的豪迈诗句,成为红色军事文化的经典符号。
此役三个月后,蒋介石发动第二次“围剿”,但红军已建立起成熟的运动战体系。1931年5月16日,白云山战役中红军再度以弱胜强,连续粉碎国民党军二十万兵力进攻,进一步巩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国民党二十万大军压境中央苏区反围剿战役全纪实 [ 2025-09-01 02:00:01]
1931年4月,蒋介石调集20万兵力,任命何应钦为总司令,以“稳扎稳
1565年戚继光如何成功围剿海盗首领吴平并肃清东南沿海倭患? [ 2025-07-31 14:07:46]
1565年戚继光如何成功围剿海盗首领吴平并肃清东
中国工农红军是在什么时间占领遵义城的? [ 2025-07-27 16:45:18]
1935年1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突破敌军防线,成功占领遵义城,为
国民党第四次“围剿”的兵力部署和主攻方向有何特点? [ 2025-07-27 15:24:27]
1932年末至1933年初,蒋介石调集约40万兵力,采取“分进合击”战术,以鄂豫皖、中央苏区
大字报中“围剿革命派”的说法反映了当时哪些政治矛盾? [ 2025-07-26 09:12:22]
“围剿革命派”的表述常见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大字报,其背后关联着复杂的路线分歧、权力争夺与意识形态冲突。
少共国际师在红军反“围剿”斗争中承担了哪些具体作战任务? [ 2025-07-25 23:27:18]
少共国际师是一支年轻且英勇的部队,在红军反“围剿”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承担了众多关键作战任务
何键率领的西路军在“围剿”中承担了哪些具体任务? [ 2025-07-24 10:54:33]
何键指挥的西路军作为国民党第五次“围剿”红军的主力之一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与前三次相比有哪些战术创新? [ 2025-07-23 10:06:23]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在敌强我弱背景下,通过运动战、情报体系升级与多兵种协同等创新手段,突破了传
苏家埠战役为何被称为第三次反围剿中的“空前胜利”? [ 2025-07-17 14:24:44]
苏家埠战役是红四方面军以少胜多、以弱克强的经典战例,其战术
第一次反围剿期间,红军如何利用根据地地理条件实施“诱敌深入”? [ 2025-07-17 03:03:52]
红军依托赣南复杂地形诱敌深入,凭借山地、密林隐蔽主力,集中优势兵力在预
红军采取了哪些关键战术部署以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 [ 2025-07-13 02:36:07]
红军在面对国民党军的围剿时,运用了多种巧妙且有效的战术部署,这些战术
漳州战役与三次反“围剿”胜利相比,其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异同是什么? [ 2025-07-11 10:00:14]
漳州战役发生于1932年4月,三次反“围剿”分别在1930年底至1931
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对中央苏区的巩固和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 2025-06-30 07:19:02]
第三次反“围剿”胜利是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为中央苏区
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红军在军事战略上有哪些重要转变? [ 2025-06-29 04:01:54]
第三次反围剿胜利是红军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此后红军在军事战略上出现了多方面重要转
国民党军为何在第五次“围剿”中采用“持久消耗”策略? [ 2025-06-26 13:21:00]
国民党在第五次“围剿”中调整战术,试图通过长期消耗削弱红军实力,其策略选择受多重因素影响。一、前四次
广昌战役在第五次反“围剿”中为何被称为关键转折点? [ 2025-06-25 20:48:14]
广昌战役于1934年4月在江西广昌地区爆
第一次反围剿期间,根据地群众在战争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 2025-06-25 16:43:55]
在1930年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中,群众通过情报、后勤、武装协同等方式为红军胜利提供了关键支撑
第一次反围剿的历史意义如何体现在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中? [ 2025-06-21 04:48:57]
1930年冬,中央红军以灵活战术粉碎国民党首次大规模围剿,为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提供了实践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与新四军有何区别与联系? [ 2025-06-20 12:21:32]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是土地革命时期的主力部队,新四军为抗日战争时期由南方游击队改编的武
日本关东军的“围剿”策略如何迫使抗联选择战略性撤退? [ 2025-06-19 18:04:42]
日本关东军为消灭东北抗联,采取一系列残酷“围剿”策略,使抗联面临巨大生存压力,最终不得不选择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