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首页 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中文/English
首页 > 今日 > 今日新鲜事 > 张学良紧急护送蒋介石离陕: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决策

张学良紧急护送蒋介石离陕: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决策

时间: 2025-07-25 09:26:44 阅读:288


1936年12月25日下午,西安机场笼罩在紧张氛围中。东北军将领张学良不顾同僚劝阻,执意登上飞机护送蒋介石返回南京。这一决定不仅终结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也彻底改变了他个人的命运轨迹。

历史背景:兵谏与僵局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逼其抗日。事件引发国内外震动:

  • 国际反应:苏联《真理报》斥责张、杨为"日本走狗";英美舆论质疑其动机。
  • 国内压力:100余家媒体联合谴责,学界领袖联名呼吁"悬崖勒马"。
  • 军事威胁:何应钦调集20个师逼近潼关,扬言"血洗西安"。

三方谈判中,蒋介石口头承诺"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但拒绝书面签字。此时,东北军内部出现分裂迹象:骑兵军长黄永安拖延布防,给中央军创造突袭机会。

紧急决策:圣诞夜的转折

12月25日,宋美龄以"圣诞节图吉利"为由要求立即返宁。据东北军将领何柱国回忆:"张要上飞机时,我还拉过他。但对方执意要走,打开我的手走上了飞机。"

时间线关键节点

日期事件概要影响
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被扣押
12月22日宋氏兄妹抵陕参与谈判斡旋释放条件
12月25日15时张学良签署手谕移交军权确保东北军稳定
12月25日16时张、蒋登机离陕周恩来追至机场未能阻拦
12月26日蒋介石抵宁后扣押张学良开启54年软禁生涯

这份由张学良亲笔书写的手谕显示其深思熟虑:"弟离陕之际,万一发生事故,切请诸兄听从虎臣(杨虎城)、孝候(于学忠)指挥。"手谕中多个错别字印证了何柱国所述"少帅常有别字"的特点。

决策背后的多重动因

1.军人责任与政治担当
张学良晚年坦言:"我是个军人,做这件事自己负责。"他试图通过"负荆请罪"重塑蒋介石权威,正如毛泽东评价:"若无不送蒋之举,内战必起,日寇将乘虚而入。"

2.舆论危机应对
事变后国内外质疑声浪高涨,张希望通过"光明磊落送蒋"澄清"挟持领袖"的谣言。英国《泰晤士报》当时称其为"拥兵自重的军阀突袭"。

3.东北军内部隐患
手谕指定杨虎城代理军务,暴露对部下的不信任。杨虎城曾抱怨:"这样匆匆放蒋,张先生未征得我同意。"张学良或许预见到,继续滞留将导致东北军分裂。

4.个人情感因素
赵一荻曾劝阻:"送蒋太冒险",但张坚持"对牺牲毫不顾虑"。宋美龄的宗教信仰攻势(圣诞节返宁)也影响了决策。

蝴蝶效应:改写历史进程

蒋介石返宁后迅速撕毁承诺:

  • 军事清洗:东北军被分调六省,杨虎城被迫"出国考察"。
  • 政治博弈:国共二次合作被迫加速,但蒋始终未签署书面协议。
  • 个人代价:张学良从"抗日英雄"沦为阶下囚,直至1990年才重获自由。

周恩来对此扼腕:"张汉卿看旧戏看坏了,既要摆队送天霸,还要负荆请罪。"历史学者认为,这场护送既是民族大义的彰显,也是政治天真的体现——张学良低估了蒋介石的政治报复,高估了"兄弟情谊"的分量。

这场发生在圣诞节的紧急护送,犹如历史长河中的一粒石子,激起的涟漪至今仍在被解读。当波音飞机冲破西安上空的阴云时,中国近现代史最富戏剧性的篇章就此定格。

相关文章更多

    蔡锷脱袁离津南下:一场改变近代中国命运的“病假” [ 2025-07-01 07:00:01]
    1915年11月18日,云南护国军领袖蔡锷成功摆脱袁世凯监视,自天津秘密南下。这场看

    席懋昭护送陈云的任务为何被视为党的重要任务?这一任务对中共历史有何意义? [ 2025-06-28 14:58:52]
    1935年遵义会议后,红军面临严峻局势,席懋昭护送陈云出川,此任务意义重大且深远。该任务被视为

    康熙派兵护送第六世达赖喇嘛入藏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关键战役? [ 2025-06-27 19:41:46]
    康熙派兵护送第六世达赖喇嘛入藏是维护国家统一、稳定西藏局势

    1953年日本进步团体护送中国烈士遗骨回国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这一行动有何象征意义? [ 2025-06-26 20:26:55]
    1953年日本进步团体护送中国烈士遗骨回国是一段体现民间友好与历史担当的重要事件。当时,

    西安事变:改写中国命运的十四天 [ 2025-03-20 09:43:37]
    1936年12月12日,一场震惊中外的军事行动在西安爆发。张学良与杨虎城以“兵谏”形

    南北停战议和:一场改写中国命运的谈判 [ 2025-03-16 10:39:40]
    1911年12月18日,上海租界的市政厅内,清廷代表唐绍仪与革命军代

    蒋介石西安督战始末: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军事博弈 [ 2025-03-12 17:31:00]
    1936年秋,陕北高原的寒风中暗流涌动。南京国民政府军事

    茅盾完成长篇小说《子夜》:一部映照旧中国命运的时代巨著 [ 2025-03-08 15:20:00]
    1932年12月,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完

    蒋介石对苏区发动第一次“围剿”: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军事博弈 [ 2025-03-08 11:40:00]
    1930年冬,蒋介石调集十万大军,以“长驱直入”之姿扑向中央苏区,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