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3-12 14:10:15 阅读:146
2021年1月6日,时任总统特朗普的支持者突破国会警察防线,挥舞邦联旗闯入参议院议事厅,议员们被迫钻入桌底避难。这场持续7小时的骚乱导致5人死亡、140余名警察受伤,国会大厦内破碎的玻璃与涂鸦标语成为“美式民主”的耻辱印记。
事件源于特朗普拒绝承认2020年败选结果,反复指控选举舞弊,并在社交媒体号召支持者“夺回国家”。当日集会现场,极右翼组织“骄傲男孩”率先冲击路障,部分警察被拍到主动放行示威者,暴露出安保系统的致命漏洞。
起诉规模创纪录
截至2025年1月,美国司法部累计起诉1572人,其中1251人认罪或被定罪,645人入狱服刑,刑期最长达22年。案件类型覆盖非法侵入、袭警、密谋颠覆政府等。
争议性判决频现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职后立即签署行政令,赦免约1500名骚乱参与者,并为14人减刑。此举推翻司法部历时四年的调查成果,被民主党抨击为“司法史上最黑暗的总统令”。
赦免逻辑的撕裂
支持者观点 | 反对者声音 |
---|---|
“爱国者遭政治迫害” | “纵容暴力颠覆民主” |
“选举不公的正当反抗” | “总统滥用特赦权” |
“司法部选择性执法” | “牺牲法治换取选民忠诚” |
赦免令公布后,七旬女参与者帕特里夏·霍尔特公开拒绝:“接受赦免等于承认自己无罪,但我的确违法了。”
民主党的“民主保卫战”
拜登在事件三周年演讲中斥责特朗普“为权力摧毁民主基石”,众议院调查报告直指特朗普为骚乱“核心策划者”。
共和党的“受害者叙事”
特朗普将被告称为“人质”,宣称“爱国者被司法系统猎巫”,其支持者中72%认为事件性质被夸大。
事件余波不断侵蚀美国体制公信力:
当特朗普带着40项刑事指控重返白宫,当国会警察在听证会上哽咽回忆暴徒的碎骨钳与防熊喷雾,当两党持续在选举规则、最高法院席位和联邦调查权上缠斗,这场骚乱早已超越单一事件,成为测量美国民主生命力的残酷标尺。
(全文约1450字)
本文综合司法数据、政治声明及社会反响,力图呈现事件全貌。信息源自联邦司法档案、国会听证记录及多方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