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6 08:22:34 阅读:263
1985年11月23日晚8时05分,埃及航空一架载有92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的波音737客机从雅典起飞,计划飞往开罗。起飞后15分钟,三名伪装成普通乘客的阿拉伯青年突然持枪劫持飞机。其中一人冲入驾驶舱,用手枪和手榴弹威胁机长贾拉勒飞往利比亚。因燃料不足,劫机者改道迫降马耳他卢加机场。
舱内一名埃及安保人员试图反击,击毙一名劫机者,但随即被同伙射杀,流弹导致两名乘客和空姐受伤。机长贾拉勒凭借空军经验,紧急下降高度并成功迫降,但机身已布满弹孔。
飞机降落后,劫机者要求马耳他当局提供燃料,遭拒后开始“杀人立威”。他们根据护照筛选目标,先后枪杀两名以色列女性、一名美国生物学家和一名美国妇女。其中,美国生物学家装死逃过一劫,而以色列24岁少女被拖出舱外补枪身亡。
劫机者通过无线电威胁:“每过90分钟杀一人”,并将尸体抛至跑道。马耳他总理拒绝妥协,但允许医生救出7名伤者,包括一名劫机者尸体。
11月24日凌晨,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下令特种部队突袭。25名“闪电”突击队员搭乘C-130运输机抵达,但因情报失误,未携带夜视装备和足够炸药。行动开始后,突击队员用炸药炸开舱门,但引爆手榴弹的火光暴露位置,劫机者向舱外投掷燃烧物,机舱瞬间陷入火海。
混乱中,劫机者向乘客投掷磷质手榴弹,引发二次爆炸。突击队员在浓烟中误判人质为劫机者,导致交火误伤。最终,60人死亡(包括34名埃及人、3名美国人、2名以色列人),28人受伤,仅3名劫机者被击毙。
类别 | 死亡人数 | 受伤人数 |
---|---|---|
乘客 | 58 | 22 |
机组人员 | 2 | 4 |
劫机者 | 3 | 0 |
埃及突击队员 | 0 | 16 |
此次行动被批为“最失败的反劫机案例”。马耳他指责埃及未协调即强攻,而埃及政府归咎于情报失误和劫机者“非理性残暴”。
事件促使全球加强民航安保措施,包括严格安检、增设空中警察。埃及航空此后重组安全团队,并在客舱增设隐蔽通讯设备。国际社会亦将劫机定为“反人类罪”,推动跨国反恐合作。
这场持续24小时的灾难,以血腥的方式改写了航空史,至今仍是反恐教材中的沉重一课。
1993年劫机事件频发对海峡两岸关系造成了哪些具体影响? [ 2025-07-25 09:45:28]
1993年劫机事件频发是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现象,这些事
卓长仁劫机的动机是什么?其背后是否涉及个人犯罪前科或政治意图? [ 2025-07-11 18:30:53]
1983年5月5日,卓长仁等6人在从沈阳飞往上海的中国民航296号班机上实施劫机,最终飞机被迫
海协海基会商谈达成共识对劫机犯应遣返 [ 2025-07-03 17:30:02]
1993年11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在厦门达成历史性
大陆方面如何依据法律对遣返的劫机犯进行处罚? [ 2025-06-30 10:51:14]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法律,大陆司法
孙亚夫在商谈后对劫机问题提出了哪些主要观点? [ 2025-06-25 13:40:34]
孙亚夫作为海协会副会长,在两岸劫机犯遣返商谈中
劫机者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若不满足将采取何种威胁手段? [ 2025-06-22 03:39:55]
在劫机事件中,劫机者提出的要求通常具有多样性且与他们的诉求
1993年11月5日海协海基会达成哪些关于劫机犯遣返的共识? [ 2025-06-21 03:01:47]
1993年4月27-29日,海协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
此次劫机事件与同期发生的“阿基利·劳罗号游船劫持事件”有何关联? [ 2025-06-17 01:22:03]
这两起事件同期发生,但本质上看似无直接关联。劫机事件一般是在空中
案件中的其他劫机同伙(如姜洪军、高东平等)最终结局如何? [ 2025-06-16 02:31:03]
根据中国司法机关公开披露的审判信息,涉及
卓长仁劫机案在中国现代犯罪史和两岸关系史中有何标志性意义? [ 2025-06-14 13:25:27]
1983年卓长仁劫机案暴露民航安全漏洞,激化两岸政治对立,亦为后续司法合
劫机者为何在释放部分人质(如菲律宾舞蹈家)时表现出“友好态度”? [ 2025-06-11 03:02:06]
劫机者释放部分人质并表现出“友好态度”可能有多方面原因。以下详细剖析:原因
劫机者蒋小峰的个人背景是什么?他为何选择劫持厦门航空公司的飞机? [ 2025-06-09 04:54:45]
本文依据公开资料梳理劫机者蒋小峰的个人信息及事件经过,客观呈现
劫机者自称属于哪个组织?埃及政府对此有何官方回应? [ 2025-05-28 02:21:30]
2016年3月埃及航空MS181航班劫机事件中,
劫机者为何选择杀害以色列和美国乘客?这一行为有何政治意图? [ 2025-05-27 12:56:22]
劫机事件中的针对性暴力行为,往往与袭击方背后的政治诉求、
海协与海基会为何将劫机犯定性为“刑事犯”而非政治犯? [ 2025-05-23 20:45:14]
劫机行为危害公共安全,两岸基于法律共识与国际实践,共同界定为
台湾海基会副秘书长许惠祐对劫机犯遣返问题有何表态? [ 2025-05-21 13:06:10]
台湾海基会副秘书长许惠祐曾就劫机犯遣返问题强调,两岸应依据既有协议妥善处理,避免政治化干扰司法
卓长仁劫机案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劫机过程是怎样的? [ 2025-05-16 13:09:45]
1983年5月5日,中国民航296号航班遭卓长仁等6人暴力劫持,最终迫降韩国春川机场。事件涉及
该事件如何推动中国大陆民航安全措施及反劫机机制的完善? [ 2025-04-30 10:05:34]
20世纪90年代一起劫机事件后,中国民航系统全面强化安全标准,建立多层级反恐体系。法规与标准升级
为什么1993年的劫机犯遣返商谈被视为海峡两岸首次此类合作? [ 2025-04-26 12:00:20]
1993年的劫机犯遣返商谈被视为海峡两岸首次此类合作,具有多方面特殊背景与重要意义。
此次事件是否被列为中国民航史上最严重的劫机事故之一? [ 2025-04-20 11:26:58]
中国民航史上曾发生多起劫机事件,其中部分案例因性质恶劣、影响深远被官方记录。根据公开资料,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