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大屠杀发生于1894年甲午战争期间,日军在旅顺进行了四天三夜的血腥屠杀,这一暴行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谴责。以下是国际社会揭露和谴责该事件的具体情况:
- 记者揭露:美国《纽约世界报》记者克里曼在旅顺实地目睹屠杀惨状,连续发回《日本军大屠杀》《旅顺大屠杀》等报道,详细描述“日军追逐逃难的百姓,用枪杆和刺刀对付所有的人;对跌倒的人更是凶狠地乱刺”,让国际社会直观了解到日军的残暴行径。
- 舆论谴责:英国《泰晤士报》依据克里曼的报道转载,指出“日本攻取旅顺时,戕杀百姓四日,非理杀伐,甚为惨伤”。美国《世界报》评论“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这些国际主流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引发国际舆论对日本的强烈谴责。
- 政府表态:当时美国、英国等国家虽未采取强硬制裁措施,但在舆论压力下也对日本进行了道义上的谴责。这些表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际社会对旅顺大屠杀的态度,对日本的国际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国际社会通过记者实地揭露、媒体舆论谴责以及政府表态等方式,表达对旅顺大屠杀的震惊和不满,使日本的暴行公之于众。